新加坡店屋(Shophouses)

2022年10月01日   •   4萬次閱讀

店屋是新加坡殖民歷史的一部分,最早可追溯到 18 世紀。

隨著新加坡在 1960 年代後的快速發展,許多店屋被拆除以開發新項目。1980 年代開始了對這些歷史建築的保護。

1980 年代後期,新加坡政府將 10 個歷史街區的3200座建築設為保護建築。

這些地區包括:唐人街(直落亞逸Telok Ayer、牛車水Kreta Ayer、丹戎巴葛Tanjong Pagar和武吉巴梳Bukit Pasoh)、小印度、甘榜格南Kampong Glam、新加坡河(駁船碼頭和克拉碼頭)、凱恩希爾Cairnhill 和翡翠山Emerald Hill。

迄今為止, 保護建築已經遍及100 多個街區的 7000 多座建築,主要分布在三個區域,分別為:

1、駁船碼頭、唐人街、甘榜格南和小印度的歷史街區(The Historic Districts of Boat Quay, Chinatown, Kampong Glam and Little India)

這些地區實行最嚴格的建築保護形式。為了保持這些歷史街區的氛圍和自然特徵,制定了嚴格的保護指南。例如,整個建築圍護結構,包括後服務區和後院,都將被保留和修復,以保持整體的低層規模和城市肌理的細緻紋理。

這些歷史街區內的建築可用於多種用途,包括商業、社區和住宅。這保持了它們的原始特徵,不同的用途同時發展,鼓勵保留每個地區獨有的既定行業和用途。

2、翡翠山、凱恩希爾和布萊爾地區的住宅歷史街區(The Residential Historic Districts of Emerald Hill, Cairnhill and Blair Plain)

這些歷史街區的建築最初是作為富人的住宅開發的。傳統上,它們一直被用作獨立家庭的住所。如Blair Plain區域,兩到三層樓的店屋和各種建築風格的住宅代表了新加坡使用的各種設計,從早期到現代店屋風格。當時土生華人家庭和富有的商人建造了融合了中國、馬來和歐洲風格的房屋。為了滿足現代家庭住宅的需求,該區域允許在房屋後部進行擴建。

翡翠山和凱恩希爾(Emerald Hill 和 Cairnhill )是歷史悠久的地區,位於擁擠的市中心附近。90 多年前建造的主要是兩層樓的排屋,展示了從過渡到裝飾藝術的各種建築風格。

3、惹蘭勿剎、美芝路、河谷、芽籠和如切的定居點(The Secondary Settlements of Jalan Besar, Beach Road, River Valley, Geylang and Joo Chiat)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中心城區以外發展起來的次要聚居區,隨著時間的推移確立了自己獨特的身份。這些區域的店屋捕捉到新加坡在1910年代至1960年代城市發展的演變和變化,形成了現代歷史街區房屋與新城鎮住宅之間的過渡城區。這些地區融合了精緻的「晚期」、「裝飾藝術」和「現代」店屋建築風格。

店屋是新加坡的先驅者為出售或出租給尋求財富的新移民而建造的,展示了從東印度公司購買土地的早期建築商的多元文化影響。從 1840 年代到 1960 年代,店屋經歷了許多不同的風格,追溯了新加坡從貿易港口到現代化都市的演變。

店屋是在狹長地塊建造的多層建築,立面形式多樣,連續排列形成獨具特色的街景。店屋的建造很靈活,既可以完全用作居住,也可以用作樓上居住,樓下經商,它可以被認為是最初的「家庭辦公室」。

新加坡市區重建局(URA)將新加坡店屋分為六種風格,分別為:早期店屋、第一過渡期店屋、晚期店屋、第二過渡期店屋、裝飾藝術風格店屋和現代風格店屋。

新加坡店屋風格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尤其是大多數早期移民新加坡的廣東省和福建省。

1.早期店屋風格(1840-1900)

這種風格的典型特徵是低矮的兩層建築,在上層立面設有一兩扇窗戶。長方形的門窗為木結構,帶有板、面板或百葉窗的百葉窗,以助於通風。它的特點是裝飾最少,通常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2.第一過渡期店屋風格(1900年代初期)

建築上層通常有兩個窗戶,橫樑呈平拱形或半圓形,通風口是窗戶之間的正方形或菱形洞口。隨著新加坡日益富裕,這個時期的店屋風格比之前表現得更輕鬆,垂直比例更高。使用石膏和瓷磚進行裝飾,而在窗戶中添加小玻璃面板變得越來越普遍。

該時期風格店屋的標誌性體現為其優雅的簡約和相對內斂的裝飾。

3.晚期店屋風格(1900-1940)

外牆上大量使用裝飾線條、壁柱、木雕和進口琉璃瓦,設計和工藝代表了東西方建築的成功融合。晚期店屋風格通常被譽為所有店屋中最壯觀和最有活力的,展示了引人注目、多樣且不拘一格的裝飾,如裝飾牆磚、帶柱子和壁柱的窗戶框架,以及引入屋頂文化樣式,如屋檐(馬來)和裝飾瓷磚(土生華人)。

在晚期風格之後,有一種更簡單的裝飾和更流線型的設計,最終形成了裝飾藝術店屋風格。

4.第二過渡店屋風格(1930年代後期)

隨著設計師和建築商開始簡化裝飾,晚期風格的圖案,如華麗雕刻的橫樑和彩色瓷磚,通常與裝飾藝術元素相結合,如交叉支撐玻璃窗面板和簡單的幾何欄杆設計。將晚期風格和裝飾藝術風格連接起來是第二種過渡店屋風格,將一些晚期風格的裝飾元素(如牆磚)與裝飾藝術圖案(如幾何設計)混合在一起。

簡單和流線型是這種風格的兩個關鍵組成部分,反映了當時的經濟形勢。藝術裝飾元素,如交叉支撐玻璃窗面板開始出現。

5.裝飾藝術的店屋風格(1930-1960年代)

裝飾藝術店屋風格以流線型圖案(如柱形、拱門和梯形石)和較少使用裝飾牆磚而著稱。通常,這種風格的店屋強調整個相似建築群的比例和組成,特別關注街角。裝飾藝術店屋風格的一個典型特徵是牌匾,上面印有建築物的建造日期。

這種風格的標誌是立面上簡單的幾何設計,它還以流線型的經典圖案為代表,例如大寫字母、拱門和梯形石。

6.現代店屋風格(1950-1960年代)

隨著現代店屋風格的出現,早期風格的元素開始被忽略。五尺基(five-foot way)和分戶隔牆(party walls)仍然存在,但使用了混凝土等現代材料。隨著向更實用的觀點邁進,現代店屋的建造既實用又簡樸。

其特點是在建築立面上創新地使用了非常薄的混凝土翅片和通風口,既具有功能性又具有裝飾性。窗戶比例勻稱,與立面的幾何設計相得益彰。

店屋的主要特徵:

1、五腳基

店屋的上層由柱子支撐向前突出,在店鋪前面形成一個有蓋門廊。相鄰的同樣的做法,一起形成了一條沿街道連續的有蓋路徑,被稱為「五腳基」。這個叫法是因為史丹福萊佛士爵士在城市規劃中為新興的新加坡定居點制定的最小寬度。五英尺的寬度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尺度,街頭理髮師、鞋匠和許多其他小販都可以在這裡進行交易,同時也為路人提供了遮陽擋雨的公共空間,是熱帶氣候條件下非常適宜的街道形式。

2.店鋪

店屋一層的前廳直接面向五腳基和街道,商家會在裡面的貨架和櫥柜上展示商品,他們的商品通常也會溢出到五腳基空間。中國商人會在門上的木牌用大漢字寫下店鋪名稱。

3.天井

天井或氣井是店屋內的一小塊開敞空間,用於採光和通風。在沒有空調之前,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室內降溫方式,這種空間設計也是中國南方民居的一種普遍形式。

中國人認為魚和流水是吉祥的,因此有時天井會被設計為噴泉或魚塘,直接從屋頂汲取雨水,寓意著給家庭帶來財富和幸福。同時,也在繁華街道環境中營造出一處寧靜空間。

4.後院

後院是店屋後面的一個空地,它通常用作服務空間。

5.窗戶

店屋上層的窗戶有的是帶有內部欄杆的法式全長窗戶,有的是帶有木百葉窗的平開窗。早期的店屋風格以簡單的窗戶為特色,沒有太多裝飾。

後來,店屋業主在窗戶上添加了更多的裝飾元素。

6.地磚

店屋的底層及其五腳基道路通常鋪有赤土方形瓷磚。較富裕的社區使用歐洲生產的維多利亞風格的瓷磚,擁有更精緻的幾何和花卉圖案。

遺產保護計劃

新加坡市區重建局(URA)是國家規劃機構,早在 1970 年代就開始積極開展建築遺產保護工作,如對部分國有物業進行了適應性再利用。

保護建築遺產是新加坡城市規劃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街區的修復不僅為街景增添了多樣性,還調整了城市肌理的規模,更進一步增加了城市的鮮明特色和可識別性。

新加坡國立大學「Baba House」——海峽華人建築的還原

「Baba House」位於尼爾路 157 號,曾經是一個海峽華人家庭的祖屋,是新加坡僅存的保存完好的海峽華人房屋之一。目前是城市重建局精心修復的建築之美的典範,展現了保護建築最佳實踐。

修復後,不僅恢復了其外立面原有的裝飾細節,還展示了新加坡海峽華人社區1920年代的家居文化。

新加坡知名網紅93萬新幣的HDB到底長啥樣?
2025年04月28日   •   7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越住越小了?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他在新加坡買房6年損失近180萬新幣!買房需小心這類房產
2025年05月03日   •   7353次閱讀
1500萬新幣?新加坡這個區的公寓接連賣出天價!憑什麼?
2025年04月29日   •   5643次閱讀
新加坡有錢買landed,卻沒想過「爛裝修」後患無窮!
2025年05月01日   •   5643次閱讀
新加坡的高價轉售組屋都出現在這些區!最新房價形勢一覽
2025年04月30日   •   4617次閱讀
星展預測:新加坡房價或0增長,買家是機會還是陷阱?
2025年04月29日   •   3249次閱讀
最高1603萬新幣!新加坡公寓市場出現重大波動
2025年05月01日   •   3078次閱讀
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房地產對比出爐
2025年04月29日   •   2394次閱讀
W公寓落戶新加坡:把頂配人生安放進每一天
2025年04月28日   •   1710次閱讀
Bloomsbury Residences 公認的緯一高新科技與媒體圈的優越地理位置和圈層
2025年04月27日   •   1197次閱讀
The Golden Mile【新加坡市中心的商業投資新寵, 甲級寫字樓和醫療套間已開盤!】
2025年04月28日   •   684次閱讀
本地上月非有地私宅整體轉售價上升0.3%
2025年04月29日   •   684次閱讀
媒體圈住宅地段無法吸引發展商 招標活動截止當局未收到任何競標
2025年04月30日   •   684次閱讀
新加坡甲級辦公樓空置飆高!背後藏著什麼信號?
2025年05月03日   •   171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