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一世代的青年面臨更多挑戰,對心理健康造成影響。衛生部長王乙康指出,我們不應將心理健康問題污名化,而應更為公開地進行分享和討論,政府所成立的跨部門心理健康工作小組將採取措施,應對民眾所面臨的心理健康問題。
衛生部長王乙康昨早(10月16日)出席由青年心理健康網絡(Youth Mental Well-being Network)旗下的青年心理健康計劃Project: It』ll Be Alright舉辦的座談會,與其他受邀嘉賓討論政府、心理健康專家和社交媒體平台在維護青年心理健康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王乙康說,這一世代的青年所生長的環境與以往非常不同,他們大多數的時間都處在虛擬世界中,因此面臨的問題也不同,這就包括網絡霸凌和網絡性騷擾等問題。與此同時,我們也應在心理健康問題發展為抑鬱症等心理疾病之前進行預防,這需要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
王乙康坦言,在減少心理健康的污名化方面,政府的言論是有力度的。
「我們可以表態,說政府了解這一世代面臨額外的挑戰,從而造成心理健康問題。我們不應將其污名化,而要公開、分享,這是預防和社區護理的一部分。」
王乙康說,政府所成立的跨部門心理健康工作小組將繼續往這一方向邁進,應對民眾所面臨的心理健康問題。
這個跨部門工作小組由衛生部與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成立。從冠病心理健康工作小組轉型的小組將集合各機構的能力與資源,共同制定全國心理健康戰略與行動計劃。
工作小組由衛生部兼通訊及新聞部高級政務部長普傑立醫生領導。教育部作為小組的其中成員,將聚焦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Project: It』ll Be Alright的導師、教育部兼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政務部長孫雪玲也受邀擔任這場座談會的主持人。
項目負責人林勛謙說,希望通過這項計劃,能讓正在面臨困難的人知道,他們並不是獨自一人。
「我們希望通過如這場座談會這樣的公開討論,提高人們對心理健康的意識,更重要的是鼓勵人們在需要的時候尋求幫助,不必擔心他人的眼光。」
Project: It』ll Be Alright也將20名青年分享自己如何克服心理健康問題的心路歷程彙集成電子書,將於今年12月正式出版。該組織也計劃在新加坡國家博物館舉辦展覽,通過藝術展現這些青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