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美置地執行主席蔡天寶捐贈260萬元,資助新加坡理工大學在榜鵝新校舍的興建工程,也為有經濟困難的學生設立助學金。
為表示對蔡天寶的感謝,新加坡理工大學以蔡天寶的名字為新校舍的探索中心命名。由於新校舍尚未完工,新加坡理工大學先將一座位於杜佛通道臨時校舍的學生活動中心命名為蔡天寶學生活動中心。
兩層樓高的蔡天寶探索中心坐落於新加坡理工大學榜鵝校舍東區,為學生提供一個進行學術討論和研究項目的學習空間。設在榜鵝數碼園區內的新校舍預計2024年9月啟用。
除了支持校舍的建設,蔡天寶通過蔡氏基金進行的這筆捐贈也將用來設立蔡天寶助學金。新加坡理工大學每年將頒發六份助學金給面對經濟困難的學生,每份價值5000元。申請者必須是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每月人均家庭收入不超過1500元。
新加坡教育部長陳振聲應邀到新加坡理工大學位於杜佛通道的校舍,為新校舍的探索中心主持命名儀式。他在致辭時感謝蔡天寶和蔡氏基金的貢獻,也分享了新校舍的特點。
陳振聲說,新校舍設在榜鵝數碼區,有利於學生與附近的企業建立聯繫,雙方可相互分享技能和知識,從而拉近學術界與業界的距離。
「這不僅能為學生創造學習機會,讓他們為將來加入職場做好準備,也是我國保持競爭力以面對未來挑戰的關鍵要素。」
陳振聲指出,新校舍將成為榜鵝社區的生活實驗室,校園具備數碼基礎設施和智能傳感器等先進設施。學生和研究員能直接在校內測試他們的創新方案,學校也設有開放給公眾的社區空間。
陳振聲也鼓勵新加坡理工大學走入榜鵝社區,探討如何為居民打造更好的生活環境。
新加坡理工大學校長蔡其昌教授說,新校舍主打智能、可持續以及具包容性的設計。學生和教職人員可同業界和社區合作開發新技術,以應對極具挑戰性的問題,如氣候變化、數碼化,以及糧食安全等。
蔡天寶自2012年起就一直支持新加坡理工大學,他曾於2019年以和美置地的名義捐出325萬元設立捐贈基金,資助新加坡理工大學在榜鵝新校舍興建大禮堂,也為成績優異的新加坡理工大學學生設立和美獎學金。
修讀可持續基礎設施工程榮譽學士學位(建築設備工程)的二年級學生張方僡(22歲)是和美獎學金得主之一。她的母親目前沒有工作,獲頒獎學金能幫助她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也能更專注於學業。
「我很感謝蔡天寶博士設立這個獎學金,我希望我也能通過有意義的活動,為年長者和弱勢群體提供援助,並且回饋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