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工半讀七年熬出頭 工教院生考獲2大專文憑

2020年01月10日   •   9747次閱讀

楊子威在七年內半工半讀,成功考獲理工學院專業文憑與大學文憑。妻子周麗敏當時也出席他的大學畢業禮,為他取得的學習成果感到開心。(何炳耀攝)

(新加坡10日訊)楊子威用七年半工半讀,先後在理工學院和大學考獲文憑,期間還得在晚上下課後工作。他念大學時憑優異的表現,連續幾年登上「院長榮譽榜」。

當時還在地鐵公司當技術人員的楊子威(36歲)因工作得輪班,有時從傍晚上課到晚上9時半後,還得趕去上夜班,一直工作到隔天早上。兼顧工作與學習這段他自認「不容易」的過程卻未讓他想過要放棄,反而使他「越讀越起勁」。考獲理工學院的專業文憑後不到半年,他又去報讀新加坡國立大學的課程,2017年畢業。傑出的工作表現更讓他獲得當時的僱主SMRT的肯定,進修期間擢升他為工程師。

回母校執教鞭 盼啟發學生憑興趣繼續向上

2018年,他選擇離開這家服務多年的地鐵公司,回母校工藝教育學院教地鐵工程學,希望以自身經歷啟發學弟學妹:只要肯堅持並努力,個人是能憑興趣與強項,取得向上的機會。

這名即將在今年迎接女兒的新手爸爸期待在愈趨開放且多元的教育制度,孩子能依據自己的能力發揮所長,培養對學習的熱忱與積極態度。

楊子威說:「我希望讓孩子和學生知道,考試成績不代表你的一切,你還可以通過很多道路去學習,只要保持對學習的積極態度,就會有收穫。」

楊子威父母在他年幼的時候離異,家裡的經濟擔子從此由母親扛起。幸好楊子威與弟弟念書期間,透過教育部經濟援助計劃獲益,減輕了母親的負擔。

中學四年,楊子威念的是快捷源流,卻因為O水準會考英文不及格而影響總成績,畢業後報讀工教院。

楊子威受訪時說:「全班同學,只有我一個人去工教院,當時士氣是有些低落的。」尤其在當時標籤效應相對較明顯的社會,他多少能感受到部分人對工教院學生的偏見。

趁年輕自我提升 確保自己與時俱進

然而,他在工教院念電氣工程學時,學習變得更加得心應手。工教院畢業後,他在海軍部隊服務六年。在海軍部隊工作期間,他在船廠與一名資深員工深聊後獲得啟發,佩服這名前輩所累積的豐富經驗。他意識到應該趁年輕時自我提升,掌握實際技能,確保自己能與時俱進。

他離開海軍,加入SMRT後不久便重返校園,到新加坡理工學院進修部分時間的電氣與電子工程專業文憑課程,這項課程是針對在職者開辦的。由於在工教院念書時已奠定相關基礎,他只用了三年便完成這項原定四年的課程。

楊子威坦言,要兼顧工作與課業要求確實覺得累,尤其當時的工作是輪班性質的。「但我沒有想過放棄,還發覺自己挺喜歡這個學習過程。我發覺能學以致用,這與我還是學生為考試而學習的體驗很不同。從理工學院畢業後,我覺得學習還不夠完整,因此又去申請大學的部分時間課程,以更深入地學習。」

不僅如此,楊子威還鼓勵弟弟一起到國大進修。2013年至2017年,兄弟倆成了同學,念相同的科技學士學位(電子工程)課程,一路相互扶持,實現進修的目標。楊子威還取得優異成績,連續幾年榮登「院長榮譽榜」,獲頒科技學士學位(電子工程)榮譽學位。

大學畢業典禮當天,能與弟弟一同戴上方帽子,讓含辛茹苦養育他們的母親見證兄弟倆的學習成果,他當下感到無比的滿足。

希望灌輸孩子正確價值觀 正面看待學習與失敗

20200110_zb_upgrading-02_Large.jpg

楊子威將在今年迎接女兒的到來,他期待在愈趨開放且多元的教育制度,孩子能依據自己的能力發揮所長,培養對學習的熱忱與積極態度。(何炳耀攝)

有意從事教育工作的楊子威在2018年也實現理想,加入工藝教育局擔任講師,執起教鞭。他說:「看著我的學生,就像看到從前的我。他們當中有的可能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我想鼓勵他們,文憑只是一張文憑,到了社會,很多時候還是要看能力,不是說你來自工教院,就永遠得比其他人差。」

這名准爸爸將來也希望向孩子灌輸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孩子對學習的熱愛,正面地看待學習與失敗。他因此樂見我國教育政策的一些改革,能更靈活地支持孩子發揮所長。

楊子威與妻子周麗敏(31歲)結婚兩年多,今年3月將迎接第一個寶寶。對夫妻倆來說,伴隨新成員到來的還有新添的育兒責任與開銷。政府提升託兒津貼、增加學前教育學額等措施,以確保家長負擔得起優質的學前教育,這都有助於減輕家長的負擔,支持年輕夫婦養兒育女。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1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幫94年閨女在新加坡找對象?這屆網友的評論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前晚!新加坡全島突然變成紅色!實拍上百張圖片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加征高達3521%的「天價關稅」!背後隱藏的三重戰略意圖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提名站候選人致謝詞 出現各種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閱讀
新加坡商場突發玻璃墜落事故:6 人受傷,現場目擊者回憶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