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工半读七年熬出头 工教院生考获2大专文凭

2020年01月10日   •   9747次阅读

杨子威在七年内半工半读,成功考获理工学院专业文凭与大学文凭。妻子周丽敏当时也出席他的大学毕业礼,为他取得的学习成果感到开心。(何炳耀摄)

(新加坡10日讯)杨子威用七年半工半读,先后在理工学院和大学考获文凭,期间还得在晚上下课后工作。他念大学时凭优异的表现,连续几年登上“院长荣誉榜”。

当时还在地铁公司当技术人员的杨子威(36岁)因工作得轮班,有时从傍晚上课到晚上9时半后,还得赶去上夜班,一直工作到隔天早上。兼顾工作与学习这段他自认“不容易”的过程却未让他想过要放弃,反而使他“越读越起劲”。考获理工学院的专业文凭后不到半年,他又去报读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课程,2017年毕业。杰出的工作表现更让他获得当时的雇主SMRT的肯定,进修期间擢升他为工程师。

回母校执教鞭 盼启发学生凭兴趣继续向上

2018年,他选择离开这家服务多年的地铁公司,回母校工艺教育学院教地铁工程学,希望以自身经历启发学弟学妹:只要肯坚持并努力,个人是能凭兴趣与强项,取得向上的机会。

这名即将在今年迎接女儿的新手爸爸期待在愈趋开放且多元的教育制度,孩子能依据自己的能力发挥所长,培养对学习的热忱与积极态度。

杨子威说:“我希望让孩子和学生知道,考试成绩不代表你的一切,你还可以通过很多道路去学习,只要保持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就会有收获。”

杨子威父母在他年幼的时候离异,家里的经济担子从此由母亲扛起。幸好杨子威与弟弟念书期间,透过教育部经济援助计划获益,减轻了母亲的负担。

中学四年,杨子威念的是快捷源流,却因为O水准会考英文不及格而影响总成绩,毕业后报读工教院。

杨子威受访时说:“全班同学,只有我一个人去工教院,当时士气是有些低落的。”尤其在当时标签效应相对较明显的社会,他多少能感受到部分人对工教院学生的偏见。

趁年轻自我提升 确保自己与时俱进

然而,他在工教院念电气工程学时,学习变得更加得心应手。工教院毕业后,他在海军部队服务六年。在海军部队工作期间,他在船厂与一名资深员工深聊后获得启发,佩服这名前辈所累积的丰富经验。他意识到应该趁年轻时自我提升,掌握实际技能,确保自己能与时俱进。

他离开海军,加入SMRT后不久便重返校园,到新加坡理工学院进修部分时间的电气与电子工程专业文凭课程,这项课程是针对在职者开办的。由于在工教院念书时已奠定相关基础,他只用了三年便完成这项原定四年的课程。

杨子威坦言,要兼顾工作与课业要求确实觉得累,尤其当时的工作是轮班性质的。“但我没有想过放弃,还发觉自己挺喜欢这个学习过程。我发觉能学以致用,这与我还是学生为考试而学习的体验很不同。从理工学院毕业后,我觉得学习还不够完整,因此又去申请大学的部分时间课程,以更深入地学习。”

不仅如此,杨子威还鼓励弟弟一起到国大进修。2013年至2017年,兄弟俩成了同学,念相同的科技学士学位(电子工程)课程,一路相互扶持,实现进修的目标。杨子威还取得优异成绩,连续几年荣登“院长荣誉榜”,获颁科技学士学位(电子工程)荣誉学位。

大学毕业典礼当天,能与弟弟一同戴上方帽子,让含辛茹苦养育他们的母亲见证兄弟俩的学习成果,他当下感到无比的满足。

希望灌输孩子正确价值观 正面看待学习与失败

20200110_zb_upgrading-02_Large.jpg

杨子威将在今年迎接女儿的到来,他期待在愈趋开放且多元的教育制度,孩子能依据自己的能力发挥所长,培养对学习的热忱与积极态度。(何炳耀摄)

有意从事教育工作的杨子威在2018年也实现理想,加入工艺教育局担任讲师,执起教鞭。他说:“看着我的学生,就像看到从前的我。他们当中有的可能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我想鼓励他们,文凭只是一张文凭,到了社会,很多时候还是要看能力,不是说你来自工教院,就永远得比其他人差。”

这名准爸爸将来也希望向孩子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孩子对学习的热爱,正面地看待学习与失败。他因此乐见我国教育政策的一些改革,能更灵活地支持孩子发挥所长。

杨子威与妻子周丽敏(31岁)结婚两年多,今年3月将迎接第一个宝宝。对夫妻俩来说,伴随新成员到来的还有新添的育儿责任与开销。政府提升托儿津贴、增加学前教育学额等措施,以确保家长负担得起优质的学前教育,这都有助于减轻家长的负担,支持年轻夫妇养儿育女。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0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帮94年闺女在新加坡找对象?这届网友的评论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前晚!新加坡全岛突然变成红色!实拍上百张图片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加征高达3521%的“天价关税”!背后隐藏的三重战略意图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8892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8379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7695次阅读
提名站候选人致谢词 出现各种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182次阅读
新加坡商场突发玻璃坠落事故:6 人受伤,现场目击者回忆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5130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4959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4617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27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