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占地約120平方公里,分布著大約20000多個足球場大小的太陽能電池板,被譽為世界最大的太陽能農場,將擬建在澳大利亞的北領地,它正位處位於達爾文和艾麗斯斯普林斯之間的一個偏遠的養牛場。

一旦建成,這個巨大的綠色能源發電廠,將能持續輸出10千兆瓦能量,供給距此地足足有4500公里的國家——新加坡使用。
你沒聽錯,這個跨國能源項目,不僅是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農場,還會建成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電纜,鋪就足足4500公里的高壓直流(HVDC)網絡,將電力從澳大利亞內陸一路輸送到新加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一次國與國之間,不同尋常的技術交易,或將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打破了過往跨國之間,只存在於化石燃料交易的慣例。

建設時間表也基本上敲定下來了:在2023年前,完成項目的綜合環評,擬在2023年開始破土動工,2026年開始生產能源,2027年完成第一批的電力出口與正式投入使用。第一批的能源計劃,首先會滿足新加坡大約100多萬人的用電需求,接著從最初的20%人口慢慢覆蓋全部,甚至在未來還可能會向印尼地區也轉售電力。

但要實現這個宏偉的目標,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
首先,要蓋成這個世界第一大的太陽能農場,至少會耗資200億澳元,摺合約945.92億元人民幣,並非一般的企業能隨便承擔得起。不過,幸虧作為曾經的亞洲四小龍老大的新加坡人來說,這點錢,還難不倒他們,作為產權使用方,他們責無旁貸地承擔起主要的建設費用。

其次,光有錢還不夠,要實現這個雄心勃勃的多年可再生能源項目,很多事情都必須走上正軌。比如,占地足足120平方公里,會對當地的環境生態造成多大的損傷,如何給予所在地相應的經濟補償和對生態的補救措施,最終讓環境評估方案的通過,這是項目破土動工的關鍵第一步。

最後,能源的傳輸技術問題!要建成並維護一個長達4500公里(的高壓直流(HVDC)網絡,確保其在未來長時間地安全、高效且無障礙地運轉,這樣的能源運營團隊並不簡單。他們除確保暢通無虞地把電力從澳大利亞內陸一路輸送到新加坡,還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建設能源中轉存儲站,去抵禦長距離輸送的能源風險。

對於這一點,新加坡太陽電纜公司,正計劃在澳大利亞北海岸的達爾文附近,蓋一個世界上最大的電池,通過它實現對750公里之外的太陽能農場輸送過來的電能進行儲存,同時也會作為能源中轉站,再通過海底電纜出口澳大利亞,向新加坡地區進行能源輸送。屆時,長達3700公里的海底電纜,會經過印度尼西亞的水域,然後直接抵達新加坡本土。

若一切都按計劃順利進行,這次跨越3國,聯通水陸的電力連接,不僅可能成為太陽能發電的分水嶺,而且可能成為整個清潔能源產業的分水嶺。也是世界上能源史上的一個壯舉,不僅說明可再生能源如何能夠跨越廣闊的距離,甚至跨越海洋,跨越國際網絡進行共享和傳播。

(來源: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