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罩新功能。(網際網路)
作者 侯佩瑜
政府屢次告訴國人對抗「2019冠狀病毒疾病(冠病19)」,生病時才戴,沒有病不要戴。佩戴口罩不是最重要的,用肥皂洗手才最重要。
理性的我們,知道新加坡目前有口罩庫存,但是如果冠病疫情持續蔓延開來,在接下來幾個月感染人數飆升,再加上國人大量囤積,口罩庫存很可能就不夠用;也明白我們應該優先將口罩庫存讓給正在前線抗炎的醫護人員使用。
但感性的我們每每看到中國疫情肆虐,當地人人都戴著口罩的新聞照片,全球出現「口罩荒」、多個地區出現搶購口罩潮,本地同樣也「一罩難求」時,就很難理智起來。
尤其是看到身為小市民的我們,處於購買口罩的「食物鏈」最底端,既沒財又沒人脈,即使知道哪裡可以進口口罩,也沒錢支付一定的進口數量。要小量進口又需要靠人脈,我們也沒人脈。即使有錢有人脈,還需要註冊一家公司,向有關當局申請進口許可證。
在這種關鍵又敏感的時刻,突然看到網上不斷出現某某大公司高價購買了一大批口罩、洗手液來送給客戶;某某商家以送口罩作為吸引顧客簽訂配套的伎倆時,再理智的我們也會被感性的那面擊倒,無名火蹭蹭蹭就上來了。
口罩原來都被這些商家買去當贈品
螃蟹之家星期天(9日)在Facebook上載的帖文表示: 「現在只要光臨螃蟹之家用餐,就可以21.40元的價格購買到三層的口罩,此優惠只給螃蟹之家的顧客(每桌只限購買一盒)。」

帖文一出立即在網上引起反彈,有人指餐館「趁火打劫」,也有網民指餐館明知大家都想買口罩卻用這種方式來博宣傳。螃蟹之家的這篇「賣口罩」帖文在六小時內就馬上別撤下,他們過後也表示會免費送出口罩。
螃蟹之家總裁黃泯萊接受媒體訪問時說,自己一開始就沒有要賣口罩的打算,是剛好有顧客詢問,餐廳才賣給該顧客。
黃泯萊說,他是通過國外的工作夥伴,在印度尼西亞、泰國等地的多家零售店,總共買了1萬多個口罩。
「不是跟工廠買的,都沒有貨啊,而是一間店、一間店去找的,而且我們用空運快遞寄回來的,算到來,一盒原價已經是20元,再加消費稅,所以是21.40元。」
他說:「我這次找口罩有三個目的。第一,給我們員工和家人、第二,給我們餐廳的會員,第三、就是分派給公眾。」 那麼,為何會出現「賣口罩」貼文?
黃泯萊解釋說: 「是餐館一名營銷部員工上載的,當時剛過年十五,看店生意不大好,他就想到這個方法。他也是為公司好,不過當我看到帖文的時候,就覺得不太對,叫他把帖文撤下來了。」
螃蟹之家兩天後(2月11日),賣口罩變送口罩,說每個光顧過的顧客送三片,準備送3000人。
不少人對螃蟹之家不久前的「夾螃蟹」風波還記憶猶新,這次再爆出「賣口罩」風波,讓一些網民認為餐廳是在博宣傳。
黃泯萊也解釋說: 「你說,誰會要負面的宣傳?好,我這個星期六送口罩,你可以講我是宣傳,可是那第一個(賣口罩)帖文,算是宣傳嗎?」
螃蟹之家從1月26日開始,在官方面簿上有17條帖文提到「冠病19」相關事宜,例如教顧客如何正確戴口罩、強調在冠病19期間會特別注意餐館衛生安全以及賣口罩和送口罩等。
網民對螃蟹之家的此舉動買單嗎?

其實在疫情時期,想到「危機就是商機」的商家比比皆是。

按摩水療店從2月5日至12日,也三次發帖文說,凡是到店裡光顧的顧客,都能免費獲得一支消毒洗手液以及一片口罩,先到先得。
另一家首飾店Kimoj也推出促銷,凡是在店裡消費滿60新元或以上,就能獲得禮券以及五片口罩。

紅螞蟻明白冠病19疫情期間,顧客人數減少,商家生意大跌,大家都想破頭如何吸引顧客上門,而口罩和消毒洗手液正是時下最炙手可熱的商品,用它們來當贈品吸引顧客,一定是最有效的方法。
不過口罩、消毒洗手液等都是醫療用品,在這個全球短缺的特殊時期,是不是不應該摻一腳搶購呢?在非常時期用它們來作為吸引顧客的「籌碼」,合適嗎?
如果商家只是純粹想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不如直接將口罩捐給更有需要的人,更值得大家尊重,說不定事半功倍。
紅螞蟻真心不想再看像中華醫院不夠口罩,而必須上網籌募的這類揪心新聞了。

中華醫院13日通過面簿專頁及IG等管道,發布籌募口罩的信息。
帖文中透露,冠病疫情造成市面上口罩嚴重缺貨,院方庫存無法維持超過兩周,若不幸斷貨,醫院將難以正常運作,希望公眾能捐贈包裝未解封或未使用的口罩。所幸的是,大部分國人都是愛心滿滿的,光是位於義順的中華醫院分院,一天內就收到約500片口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