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盛港新巴剎買菜人數仍不少,但較此前更有秩序。
(新加坡30日訊)新加坡政府呼籲國人若非必要避免在商場購物,而公眾為減少出外用餐,都蜂擁到沒人流管制的巴剎購買食材,導致當地多個巴剎昨日早上湧現人潮,不少攤位前都大排長龍。
新加坡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實施更嚴謹安全距離規定。《聯合晚報》這兩天都接到許多讀者發來的照片和信息,指早上的巴剎迎來更多人潮,很多攤位前都大排長龍。
記者今早走訪本地幾個濕巴剎,也發現巴剎內人潮也比平時多。有公眾反映一些平日生意就不錯的攤位,早上6時多就出現排隊的人龍,甚至有公眾說過了上午10時到黃埔巴剎,已經沒什麼東西可買了。
大巴窯1巷巴剎豬肉攤老闆吳耀明(70歲)受訪說:「相信這是人們儘量避免在外面用餐,導致在家烹飪的人多了,所以上巴剎的人也就多了。」
在馬西嶺21巷濕巴剎賣蔬菜的小販徐慧錚(58歲)也表示,相信是更多人選擇自己煮食來解決三餐,才更多來巴剎買菜,這兩天她的生意額就增加了一倍。
另外,在同個巴剎販賣雞肉的攤主詹先生(72歲)說,之前打烊時還會賣剩雞肉,但最近都賣到一雞不剩。「也可能這個巴剎靠近新山,多了一些無法回國、留在這裡住下來的馬來西亞人來巴剎買東西。」
公眾陳麗華(74歲,退休)則說平時都會到巴剎買菜,因為巴剎的價格比較合理。如今因疫情關係,加上政府鼓勵大家減少出門,她都儘量待在家煮三餐,並趁周末來巴剎買夠煮三四天份量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