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ärker有各式各樣的德國傳統口味啤酒。(Stärker面簿)

(Daniel Foodairy)
Stärker被人熟知也是因其非常具有情調的氛圍。Stärker經常邀請歌手駐唱,live音樂是不少人成為Stärker常客的一大原因。
Bakerzin 貝可津
貝可津在和新加坡人一起成長了22年後, 今年十月宣布關掉全島最後的五家分店。
一般新加坡人對Bakerzin應該不陌生,不過它在年輕客戶群中,並沒有留下強烈的印象。主要是因為近年來有不少新興咖啡座和國外品牌入駐新加坡,而貝可津這個本土品牌,就在時間的洪流中,漸漸被遺忘。

貝可津有各式甜品,早期貝可津成立時,本地還沒有那麼多甜品咖啡店的概念。( 貝可津)
紅螞蟻還記得,有一段時間,中秋節非常流行送貝可津的月餅:

貝可津每逢佳節,都會推出獨特口味的糕點。(貝可津)
據《聯合早報》報道,貝可津五年前就開始面臨連年虧損,有多達3770萬元債務纏身,遇到2020年的疫情後,更是入不敷出。
香天下火鍋
好吧,嚴格來說香天下火鍋並不屬於老字號,但是曇花一現的它卻出奇制勝,在本地食客腦海里留下深刻印象。
喜歡川菜或火鍋的人一定看過曾風靡一時的小熊火鍋飼料和芭比肉片:

(聯合早報)

(聯合早報)
除了這兩個亮點,店家也曾推出甜品奶茶鍋,一邊吃火鍋一邊吃甜品:

(Eatbook)
2018年5月進軍新加坡的這家中國知名火鍋店的這些花樣吸引了不少獵奇的眼球,不過,真正嘗試的有多少人就不得而知。
雖然店家沒有直接說明關門原因,但相信與缺少客源,以及吃火鍋在疫情前期被認為是高風險活動有關。
Cold Stone Creamery 酷聖石冰淇淋
過去11年來滿足了新加坡人甜品胃的美國甜品,今年一月關閉了本地的所有門店,蹭上了2020年最早的一波關店熱潮。
Cold Stone 最有名的就是提供客制化冰淇淋,在其20種經典口味冰淇淋的基礎上,加上各種「加料」,據說可以變化出千多種客制化冰淇淋口味。

酷聖石在2018年還曾針對本地推出椰漿飯和黑糯米口味。(DiscoverSG)
酷聖石目前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的分店依然還在正常運營。
Japan Food Town
位於威士馬廣場(Wisma Atria)的這個日本料理區,今年三月正式結業,一整條街的正宗日料都一起搬遷或永久性關閉。
這個日料區一度有10餘家日本料理店,例如主打鯖魚的SABAR、炸豬排聞名的Ginza Anzu等等,是不少對日料要求高的老饕的首選之地。

SABAR 目前搬遷到了裕廊東JCube的日本百貨Don Don Donki。(網際網路)

Ginza Anzu目前搬到了世界城(Great World City)繼續營業。(Daniel Food Dairy)
關門原因主要是業主伊勢丹(Isetan)和租戶租約付款產生分歧,必須在短期內搬走。好在有些店成功搬至本地其他地點以另一種方式生存下來,沒有完全離開我們。
這15個品牌陪伴新加坡人走過許多歲月,當中有些是你我的青春,有些是年少的回憶,還有不少國人沒能來得及去嘗嘗味道。
翻閱這些品牌,你是不是也有不少回憶重現於眼前?
再無奈,這些品牌只能永久走入回憶。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它們的味道也只能封存在2020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