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天(4月28日)中午12點
新加坡衛生部已初步確定
今天新增528起冠病病例!
14例為新加坡公民或者PR
總病例累計達14,951!
近期一提到新加坡,這海內外關心的就是:「新加坡疫情怎麼樣了?」
就連谷歌搜索出來的「新加坡」都是這個畫風:
不是在講「新加坡掙扎於削弱疫情感染」

就是說「新加坡一個多月都在控制疫情,現在已經變成亞洲爆發得最糟糕的國家之一。」

當然了,還有各種預測都不能少,其中一聽就覺得相當駭人的,就是講新加坡經濟的了......

「穆迪預測:日本,新加坡可能會成為疫情下受打擊最重的亞洲經濟體。」
這似乎也正在表明,除了疫情,更多由於疫情產生的連鎖反應正在出現......
金融管理局:
進口食品價格上漲!未來幾個月是失業攀升

圖源:8頻道
根據金融管理局最新的宏觀經濟報告指出,裁員和失業人數可能會持續攀升,未來幾個月更可能出現減薪!
而據預測新加坡經濟增長可能低於預期的負4%到負1%,短期經濟取決於疫情會如何發展。
也就是說,疫情繼續嚴峻下去,新加坡經濟可能「真兜不住」。
要知道,新加坡約五分之一的勞動力都集中在和旅遊相關的,或零售和食品服務等面向消費者等行業。

來源:CNA
而金融,管理諮詢等專業服務,也因為需求下降和旅行限制而受到進一步打擊。

不止是服務行業,電子行業也將持續疲弱。
由於門店持續關閉,各大新產品更是延遲推出。儘管有部分消費者和企業購買電子產品來迎合居家工作的需要,但這一波操作依舊不能止損。

來源:ST
建築行業也受到極大波動,主要是阻斷措施和客工病例攀升的影響而中斷。
不過但到了下半年,隨著湯申東海岸地鐵線等工程的恢復,專家們預計建築業會有所復甦。
此次報告也指出,管制措施也正在阻礙經濟活動反彈,而受到全球供應中斷影響,預計短期內進口食品價格將會上漲。
(聽說超市的各種菜肉雞蛋已經暗戳戳地起價了......)


然而似乎最嚴重的問題,會是裁員和失業率攀升......
2020
新加坡可能裁員達10萬人

來源:THE BUSINESS TIMES
10萬人的裁員人數,看著莫名發慌?
但這個還真不是瞎謅的,相信各位也是將信將疑,咱們還是看看這些經濟和失業率預測怎麼來的~
多名經濟學家預測
新加坡失業率
新加坡阻斷期一度延長,而且對於門店經營限制更為嚴格。
據各大經濟學家分析,經濟萎縮和失業率上升是肯定的,但關鍵就在於——有多嚴重?

來源:Nikkei asian review
星展銀行高級經濟學家Irvin Seah
「鑒於目前預計經濟將萎縮5.7%,總體失業率可能會從2019年底的2.3%上升至3.6%。」
工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Selena Ling
「由於「斷路器」措施的延期以及疫情還沒有緩解趨勢,將失業率的預測從3.5%的基本情況下調至超過4%。」
Maybank 的經濟學家Chua Hak Bin
「預計經濟可能萎縮7%,而失業率估計可能超過5%,高於2003年的Sars疫情和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的最高水平。」

*2003年和2009年 新加坡失業率
當年的Sars已經創下新加坡20年間最高的失業率(4%)的記錄,而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失業率為3%。
結合一下當時Sars時期的數據,3月遊客減少15%,4月下降60%,然後再對比一下現在——
現在邊境都封了,所以相當於是 0% ......?

據專家的預測,2020年新加坡的失業率大概會在3.6%到5%的這個範圍,那麼與之相對應的裁員人數,又會是怎樣一個可怕數目?
星展銀行高級經濟學家Irvin Seah
可能會增加到45,600人,幾乎是一個月前估計的24,500人的兩倍。准證持有者可能占這些失業人數的近60%。
工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Selena Ling
在「消極來看,如果失業率達到5%,裁員可能會達到6.5萬,甚至十萬。」
Maybank 的經濟學家Chua Hak Bin
裁員可能會達到15萬至20萬,其中一半以上將由外國人承擔。(如果離開新加坡了就不會被計入失業率)

來源:ST
其中可以看出,星展銀行高級經濟學家Irvin Seah的預測,屬於「保守估計」,但據說他已研究過此前的數據,表示:
每當新加坡陷入經濟衰退時,裁員就會超過2萬人,但不會多過3萬。
雖然政府的三項救助計劃,總額達688億新幣,會有助於緩解「經濟痛苦」,但裁員還是不可避免。

來源:Nikkei asian review
而且這一次,面對疫情反應機制較慢的小公司,打擊會更慘。
「公司可能必須通過裁員,才能平衡人力成本和收入下降。」
「此外,一些財務狀況較弱的公司可能會破產。」
「許多公司可能崩潰,可能就會造成更多的工作機會流失。」
推測最容易裁員的行業
據經濟學家們預測,這一波失業大多數可能發生在零售,航空和旅遊相關行業。
而目前最容易裁員的職位,比如有面向客戶服務的職位,因為有被自動化取代的風險,以及無法遠程完成的職位。

來源:BI
據相關人士表示,在近幾周內看到約有10%的工作申請,主要是來自那些受打擊最嚴重的行業,包括零售,旅行和航空。
但是另一方面,對技術人才的需求卻有可能會增長高達20%!尤其是在網絡安全,欺詐風險和金融科技等領域。

來源:CNBC
結合前邊的穆迪預測——
「原本在過去一個月疫情惡化之前,日本和新加坡兩個經濟體都已經處於疲軟狀態,為遏制病毒傳播而實施的更嚴格的封鎖措施可能會加劇他們各自的經濟困境。」
據新加坡今年第一季度的報告,顯示經濟收縮了2.2%。

來源:rappler
製造業,航空業,旅遊業,餐飲業,建築業受到影響,已經造成新加坡經濟疲軟。

來源:ST | 薪資水平可能會比工作面臨更重打擊;一些行業面臨裁員高風險
所以綜上所述,2020年的新加坡即將面臨的是:減薪,裁員,失業,疫情......
不過面對這一波強勢來襲的打擊,本地網友還是相對積極的~

「減薪好過裁員吧。現在找工不容易,減薪至少還有薪水拿。」

「疫情真的是打擊全世界經濟,可不只是新加坡。」

「現在有工好過沒工。」
但現在各種預測都在表明今年經濟差,似乎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那麼新加坡當局面對這個情況,得怎樣才能力挽狂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