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6日訊)在大學宿舍廁所沖涼時被人偷拍,馬芸從此不敢再用公共廁所,害怕再次被傷害。
新加坡國立大學女學生馬芸去年11月在國大宿舍沖涼時被偷拍,後來因不滿對方只被停學一學期,以及12個月有條件的嚴厲警告,在今年4月鼓起勇氣通過社交媒體公開案情來龍去脈,引起社會關注。
馬芸也在一夕間成為眾人焦點,被視為推動本地女性反性侵的年輕先鋒。

雖然偷拍事件對馬芸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傷害,但是為了支持其他性侵受害者,她堅持公開推動社會對性侵現象的探討。
配合國際消除對婦女暴力日以及「Aim for Zero」停止性暴力宣導活動推出一周年,婦女行動及研究協會(AWARE)昨晚舉辦討論會。除了邀請專家同出席者討論藉助科技干案的案件對受害者造成的影響,以及如何對抗性暴力,身為過來人的馬芸也應邀出席,為其他受害者發聲。
討論會結束後,她接受媒體訪問時坦言,雖然案子已經了結,可是如今她對公廁仍存陰影。
她難掩不適地說:「我現在還是不敢在外面用公共廁所,除了殘障人士廁所。心裡總是會害怕,不知道是否完全安全。」
剛滿23歲的她從9月份開始半工半讀,在一家廣告公司兼職。
談到近期爆出的連串偷拍案件,她表示每次從報章看到相關報道會感到「很痛心難受,因為還是有人繼續做這些錯事」。
「但我也知道,媒體的報道同時表示受害者更願意公開他們的遭遇,這是好的現象。」
不過,她自認是受害者中較幸運的,因為她得到了很多的支持,幫助她重建生活。
「家人和朋友都很關心我、支持我。我上個學期在台灣大學交換時,朋友都非常照顧我,這些都給了我恢復的時間和空間。同事們也很尊重我,不僅不會刻意提起往事,還讓我有需要的話使用給哺乳期母親使用的獨立衛生間,這些舉動都讓我很有安全感。」
馬芸在討論會上強調,所有的性侵方式都一樣會讓受害者留下創傷,社會必須直視性暴力的種種類型。
她說,即使沒有肢體接觸,藉助科技的性侵手法對受害者的精神摧殘也同樣嚴重,甚至會維持更久。
「這種心理創傷是無法磨滅的,將會伴隨我的一生。雖然對方從頭到尾都沒有碰到我,但是我覺得所有尊嚴都被侵犯,帶給我極大的羞辱。」
雖然偷拍事件對她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傷害,但是為了給予其他性侵受害者力量,馬芸堅持公開推動社會對性侵現象的探討。
她在上個月參加了AWARE的四小時培訓,學習當性侵受害者尋求幫助時應如何應對。
她透露,自己的案件引起社會關注後,有許多人在社交媒體和現實生活中向她求助,經過培訓後她掌握了正確的技巧,能更好地為需要的人提供幫助。
馬芸不久以前也因為揭發罪行的勇氣獲得了AWARE頒發給她的「勇氣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