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為什麼還有鞭刑

2019年09月25日   •   3萬次閱讀

1993年,17歲的美國少年麥可·費伊在新加坡因為偷竊告示牌和塗鴉被判鞭刑,中國人第一次知道新加坡還有這樣的刑罰。

不過,《環球時報》和《參考消息》報道美國總統柯林頓出面為費伊求情時,大多數中國人覺得,這個不守規矩的美國壞小子就是欠揍。

十多年過去,中國公民開始不斷出現在新加坡鞭刑的新聞里。

提到新加坡,今天中國人能想到的,除了花園城市、高效廉潔和嚴刑峻法這幾個正面關鍵詞外,大概就是鞭刑這個讓人膽寒的關鍵詞。

不少人認為,在新加坡亂吃泡泡糖,隨地吸菸,都會挨鞭子。

新加坡的鞭刑

新加坡人素以遵紀守法著稱,但據不完全統計,20世紀末,人口剛滿500萬的新加坡,每年約三五千人被判鞭刑,近年減少到每年一千餘人。

這只是司法判決中的鞭刑,新加坡人最早接觸鞭刑的機會是在學校。

新加坡學校里的鞭刑不但是政府認可的合法懲戒方式,而且公立學校的體罰,受教育部門嚴格監管,鞭刑都必須記錄在案。

1957年頒布的《學校管理法》規定:只能對12~18歲的男生鞭刑,不得對女生鞭刑,鞭子只能打在手掌或被衣服覆蓋的臀部,必須有校長明確授權。

· 新加坡的學校鞭刑

學校每次鞭打不會超過三次。大多數鞭刑都在辦公室私下進行,須有校長或者副校長出席。也有一些會在全校師生面前公開行刑。

最常見的被鞭打原因是吸菸。2019年,新加坡最低吸菸年齡被提高到19歲,如果警方發現你穿著校服吸菸,就會通知學校,由學校出面實施鞭刑。

這種教育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新加坡人,當然遵紀守法。

新加坡司法判決中,鞭刑實施對象為18~50歲之間的健康男性,剛好與學校的鞭刑無縫對接。它並不像網上傳的那麼普遍,譬如吃口香糖會挨鞭子。

鞭刑的常見罪名包括綁架、暴力搶劫、團伙搶劫、故意傷害、吸食毒品、破壞公物、騷亂、性侵犯、非法擁有武器、擁有腐蝕性或爆裂性物品、在公共場所攜帶攻擊性武器、強姦,走私販賣毒品、非法貸款和簽證過期非法滯留超過90天。

鞭刑會留下永久性的疤痕,它有嚴格的技術規範。

· 新加坡鞭刑的官方說明圖片(《監獄條例》132條2款)

鞭子由藤條製成,長1.2米,寬1.27厘米。行刑前,鞭子會在清水中浸泡一夜使之柔韌。鞭打前會消毒,若被鞭打者患有愛滋病,鞭子會在行刑後銷毀。

鞭刑在監獄內施行,現場除行刑官外還有醫生,負責傷口消毒或應對各種突發意外。

為了讓被懲戒者終身難忘,行刑者皆體格粗壯。他們會在模型上反覆訓練,讓鞭子每次都準確落在臀部的不同地方。

鞭刑有一個行刑架,高約2.74米,犯人被除去衣物後,手腳被綁縛固定在行刑架上,腰部和大腿會被保護起來,撅起赤裸的臀部。

行刑者根據記數官報數指令揮鞭,每鞭相隔大約10秒。受刑者的慘叫和鞭子的聲音,會讓排隊等候的受刑者魂不附體。

據有些受刑者描述,超過十鞭,多半會血肉橫飛。但新加坡鞭刑判決中很少有十鞭的。

有被判處鞭刑六下的中國人回憶:「頭兩下我還勉強扛得住,後來幾下打得我痛不欲生,連叫的力氣都沒有,只有喘氣的份。」受刑後,一個多星期無法正常行走坐臥,睡覺只能趴著。

帝國與鞭刑

新加坡之外,今天司法判決中還有鞭刑這種肉刑的,還有波札那、坦尚尼亞、奈及利亞、阿富汗、伊朗、沙烏地阿拉伯、汶萊、馬來西亞等國。另外,印度尼西亞的亞齊特區依然保留鞭刑。

· 印度尼西亞亞齊特區的公開鞭刑

· 伊朗的鞭刑

而且有的國家鞭刑並不限於男性。

你一定注意到,保留肉刑的大都是伊斯蘭國家。

新加坡以華人為主,沒有任何強勢宗教,是個經濟發達的城市國家,鞭刑與新加坡花園城市的形象極不相配。

通行鞭刑的馬來西亞和汶萊這兩個近鄰,是伊斯蘭國家,新加坡的鞭刑是被綠化的結果嗎?

新加坡的國旗是紅白星月旗,有濃郁的伊斯蘭風情。

· 它非常像是中國國旗與馬來西亞國旗的合體

新加坡立國之時,境內主要居民是華人和馬來人,華人希望國旗上出現五角星;而馬來人,則希望國旗上出現星月。

但是,新加坡的鞭刑與伊斯蘭教並無關聯。

新加坡、汶萊、馬來西亞這幾個近鄰曾同是英國的殖民地。

· 英國的東南亞殖民地包括海峽殖民地、英屬馬來亞、英屬婆羅洲三個殖民地區域

而通行於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汶萊的鞭刑,其實是英國法律的殘留。

· 左為新加坡、右為馬來西亞,兩者刑具大概相同,最大區別在於犯人是否彎腰

英國本土在徹底廢除肉刑之前,鞭打長期是懲罰手段的一種。英國人使用樺樹條來鞭打搶劫、嚴重盜竊、破門行竊、性侵犯、強姦和操控性工作者營利等犯罪。

在學校和英國軍隊中,也長期存在著鞭刑。

1911年,當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進入一所二流的英國寄宿制中學之時,該校還盛行鞭子教育,奧威爾一度為此苦惱。

· 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

英國陸軍和海軍長期存在著公開鞭打士兵的習慣。不過,同英倫三島上使用的樺樹條不同,海軍常用九尾鞭來處罰觸犯軍紀的士兵。

· 海軍中用九尾鞭來鞭打士兵

隨著英國的擴張,鞭打被傳到世界各地。

1826年,新加坡同檳城和馬六甲這三個英據港口,合併組成海峽殖民地,由東印度公司治理。

1860年,英國人為印度殖民地制定了刑法典。該刑罰法典也同樣適用於新加坡。

1867年,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汶萊從東印度公司治理下脫離,由倫敦的殖民地部直接管轄。1871年,《海峽殖民地刑法典》頒布,鞭刑正式進入司法體系,成為司法懲罰的一環。

英國人製造鞭子的樺木生長於北溫帶,不利就地取材,於是熱帶的殖民地因地制宜地用粗藤條替代樺木。

1948年,英國本土徹底廢除鞭刑在內的肉刑。英屬各殖民地並未緊密跟隨,鞭刑依然保留。

新加坡1946年成為英國直屬殖民地。修改憲法、加強自治、選舉領袖。1959年,新加坡成為大英國協的自治邦。1963年,新加坡同馬來亞聯合邦一起成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退出馬來西亞獨立。

新加坡獨立後,通過了許多單行法案,擴展了鞭刑的適用範圍。如1966年的《破壞公物法》規定,破壞公物會被處以三下以上的鞭刑。

新加坡的鞭刑與伊斯蘭教完全無關。

國父的遺產

與新加坡高度相似的香港也曾適用鞭刑。但在戰後,香港也追隨了英國本土的風潮,將鞭刑棄置不用,並在1990年正式廢止。

· 香港懲教博物館中關於鞭刑的介紹和說明

新加坡獨立後,國內外曾數次推動廢除鞭刑,都被人民行動黨執政的政府斷然拒絕。

新加坡堅持的並不只是保留鞭刑,而是一整套對肉刑懲戒的崇尚。譬如,今天對死刑犯採用槍決和電椅,會普遍被認為不人道,而新加坡則堅持使用更殘酷的絞刑。

新加坡法網嚴密,事無巨細,一應在政府的管轄範圍之內。新加坡政府甚至曾經有法條規定,街邊行道樹地板應留有孔道以方便樹木根莖呼吸。

是的,新加坡處處體現出對嚴刑峻法的偏愛,而這一切都是國父李光耀的個人偏好。

李光耀1923年出生於新加坡一個富有的華人家庭,有馬來人的血統,從小接受英語教育,立志到英國讀書,成為一名律師。

李光耀在學校讀書時,就領教過鞭打:

有一回校長麥克勞德處罰我。他為人公正,嚴格執行紀律,鐵面無私。有一條校規規定,學生一學期遲到二次要打三鞭。……我趴在一張椅子上,隔著褲子狠狠地被打了三下。

但是,李光耀對學校的體罰完全持正面看法:西方教育家為什麼極力反對體罰,我始終不明白。體罰並沒使我和同學們受到什麼傷害,實際上對我們也許是大有好處的。

李光耀的求學歷程被日本人意外打斷。1942年2月,英國海峽殖民地投降,日本人在新加坡建立了新的統治。這段經歷對李光耀和新加坡影響巨大。

高高在上的白人沒能拯救新加坡,可笑的日本軍隊卻建立了新的統治。

1/2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