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樟宜機場。(圖:iStock)
樟宜機場集團未來六年將投資30億元來提升第一至第四搭客大廈,包括改善行李處理、登機手續辦理、出入境和搭客大廈之間的高架旅客運送車(Skytrain)等服務,以及更換即將報廢的系統。
這麼做將為乘客和航空公司提供更順暢的體驗,並在第五搭客大廈於2030年代中期投入運作之前,確保樟宜機場保持競爭力,並且滿足日益增長的旅遊需求。
新加坡民航局和樟宜機場集團昨天(7日)發布聯合文告指出,機場收費將在2025年至2030年間逐步調高,為投資提供資金,以及應對更高的運營成本。
這麼做也是為了收回冠病疫情期間的重大投資成本。過去幾年,包括在疫情期間,樟宜機場集團在機場基礎設施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使樟宜航空樞紐得以恢復和發展。這就包括大幅擴建和提升第二搭客大廈的離境廳、入境廳、過境廳及其行李處理系統,將搭客大廈的乘客處理能力提高了500萬人次,達到每年2800萬人次;第三搭客大廈也增設了更多的登機手續辦理設施;機場也新建了停機坪以及啟用了三條跑道的系統。
民航局將同樟宜機場集團合作,留意這個航空樞紐的表現,並做出必要的調整,確保繼續保持競爭力。

樟宜機場高架旅客運送車(Skytrain)。(圖:任佳星)
九大方面提升硬體和軟體
接下來,樟宜機場集團的投資將著重於擴大機場容量、效率和韌性,改善旅客體驗,並使樟宜機場成為更具吸引力的工作場所。
首先,樟宜機場將為高架旅客運送車更換容量更大的運送車,以及更換從2008年使用至今、現已接近報廢年限的信號和通信系統。
第三搭客大廈的行李處理系統也會提升,包括將提早存放行李系統的容量提高65%。第一和第三搭客大廈之間也將增設一條屋頂行李輸送系統,緩解現有地下系統的需求,並減少運輸行李所需的人力。
第一搭客大廈的東西入境廳的面積也將擴大近六成,緩解通關入境的瓶頸,尤其是在高峰期。配合移民與關卡局的新通關概念,乘客未來的入境體驗會更好。
到了2030年,2008年啟用的第三搭客大廈將運作超過20年,因此樟宜機場集團將更新系統和設施,提升旅客體驗和擴大零售選擇。
第四搭客大廈出境廳則將增設一排值機櫃檯,整合暢快通行系統的設施,包括自助值機設備和自動行李託運櫃檯。第四搭客大廈的值機能力將提高15%,每小時可讓多達2500名旅客完成值機。

樟宜機場第三搭客大廈行李處理系統。(圖:樟宜機場集團)
空側基礎設施和員工設施
在空側基礎設施方面,樟宜機場將為波音公司新型B779系列飛機做好準備。到了2026年,這款世界上最長的雙引擎飛機將投入運營,輪載對跑道路面的要求更高。
雖然樟宜機場現有的大部分基礎設施可以滿足運營需求,但一些滑行跑道需要加固,登機機位也需要升級。樟宜機場各個搭客大廈屆時將有39個登機機位可以停靠這款飛機。
樟宜機場也計劃建造更多的遠程停機機位,供客機和貨機使用,使機位總數超過200個。樟宜機場也會擴建一條滑行跑道,將這些設施與機場其他部分連接起來。
為改善機場工作人員的安全和福祉,樟宜機場將投資建設更多的員工設施,包括:緩解熱壓力的冷氣艙(refresh pod)、在惡劣天氣中保護員工的避雷設施,以及提升員工休息室和休息區。
此外,集團也推出了一系列提高生產力的舉措,並為地勤人員創造提升技能的機會,助他們應付更高價值的角色,包括:嘗試使用人工智慧進行安檢,以及提高機場地勤業務的自動化程度,例如在停機坪上更多地採用自動駕駛車輛。
樟宜機場集團工程兼開發執行副總裁高名樹表示,這些工程將在運營時間結束後進行,不會對乘客體驗和機場運營造成影響。

部分登機機位將進行升級改造,部分滑行跑道將被加固,以滿足新型B777-X系列飛機的運行需求。(圖:樟宜機場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