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篤生醫院推出計劃 讓受過培訓物理治療師更快治療肌肉骨骼問題


陳篤生醫院推新計劃 縮短骨骼肌肉問題病人等候時間
陳篤生醫院推出計劃,讓受過培訓的物理治療師更快地為有肌肉骨骼問題的病人進行治療,使病人等候物理治療的時間平均減少七成。計劃自去年6月推出以來,已有大約200名病人受惠。記者謝詩盈報道。
陳篤生醫院推出計劃,讓受過培訓的物理治療師更快地為有肌肉骨骼問題的病人進行治療,使病人等候物理治療的時間平均減少七成。
計劃自去年6月推出以來,已有大約200名病人受惠。
陳篤生醫院緊急部門去年處理的13萬2000起病例中,15%、約1萬9000起同肌肉拉傷、扭傷、骨折等肌肉骨骼問題有關。
在計劃下,病人登記並通過護士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進行分級後,就可以直接接受高級實踐物理治療師APP的護理服務。不過,如果病人的病情嚴重,這些物理治療師還是會請醫生介入。
院方發現,病人在接受一次護理後,疼痛情況平均減輕了16%。
66歲的劉燕珍是其中一名受惠的病人。她今年3月因膝蓋肌肉拉傷而到陳篤生醫院的緊急部門求診。
「我從register到回家的時候,大概是三個小時多,以前就是要到五、六個小時,所以就不用浪費在等,APP就是幫我們檢查、X-ray、看骨骼有沒有問題,然後教我們走路怎樣減少那個痛。」
陳篤生醫院首席物理治療師駱偉銘說,目前醫院有三名高級實踐物理治療師,他們都完成了長達一年的課程。
「我們需要經過一個課程,需要跟醫生一起看病人先,看他們怎樣看病人,在緊急部門還有骨骼專科的診所,我們也要學怎樣看X光片,過後我們有考試,過後我們會看真的病人,跟醫生在緊急部門一起看,看我們做得多不對,或者哪裡可以再進步,過後還要再考試。」
院方計劃培訓更多高級實踐物理治療師,並讓他們處理更多不同類型的病例,以減輕醫生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