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尼斯塔格入境我國時確診冠病。他在隔離結束後到中峇魯巴剎與熟食中心品嘗本地美食。(海峽時報)
丹麥男子來新加坡旅遊,豈料在入境時冠病檢測結果呈陽,在社區護理設施隔離5天,延後回國繼續逗留探索新加坡。
34歲的丹麥籍會計師丹尼斯塔格在上個月獲知新加坡與丹麥之間設立了疫苗接種者旅遊走廊計劃時,決定前來旅遊。他花費約4000丹麥克朗(約2536令吉 )購買一張新航雙程機票,打算在旅遊6天。
雖然歐洲旅遊已逐漸恢復,但丹尼斯塔格在2019年到訪越南後,決定再次前來探索東南亞更多地方。
「我聽過新加坡有很多有趣的食物與多元種族的社會,所以想親自感受。」
他在本月5日獨自抵步,豈料在入境前進行的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結果卻呈陽。他從原定的如切酒店搬到白沙職總D』Resort度假村的社區護理設施隔離,主要的擔憂是會因此花費不少。
原本計劃到處參觀的他,在抵境前幾天的日子卻只能在隔離房間內來回走動、在手機上看電影以及遠程工作。他的新加坡朋友也在他隔離時通過送餐方式讓他首次品嘗到當地美食,如雲吞麵、蕃薯椰絲糯米球(ondeh ondeh)以及豆沙餅。
丹尼告訴《海峽時報》,他沒有症狀,也因為已經完成疫苗接種而不擔心病情。他在隔離的第5天檢測結果呈陰,隔天就結束隔離。但他並沒有馬上回國,而是將班機延後6天,再請假多一周留在當地觀光,認為這樣才不算「白來」。
他在獅城期間參觀了不少景點,如濱海灣花園,以及鄰里區如中峇魯巴剎、榜鵝水道公園與如切。他早前在國際共享住宿網站上結識本地朋友,由當地朋友充當他這次旅程的導遊。
雖然旅程一開始被確診打亂,但他仍覺得這次的新加坡行經驗很好,只是對本地仍有社交距離措施感到可惜,否則他就可以在小販中心與本地人拼桌,也或許能和他們交談,並且能在晚上10時30分後在戶外喝酒。
丹尼上周四(18日)回國,也已經計劃在更多國家的防疫措施放寬後,從中國騎腳車到新加坡,間中穿梭東南亞。
「我想看的並不是新加坡的著名景點,而是想與本地人互動,了解本地的生活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