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戎巴葛火車站於1932年5月啟用,據說當時英殖民政府要火車站建得雄偉,參照被譽為「歐洲最雄偉美麗的火車站」的赫爾辛基火車站。

芬蘭赫爾辛基火車站外觀與丹戎巴葛火車站相似,外牆也有四座雕像。

丹戎巴葛火車站的四雕像各代表農業、工業、運輸業和商業,各也有一個英文字母代表馬來聯邦鐵路——FMSR的縮寫字母。
第一次踏足芬蘭是42年前的事。那個時候用的是歐洲火車通行證(Eurail Pass),學生票可以在兩個月里無限制乘搭火車,到歐洲十多個非共產國家漫遊,正適合消磨長長的夏天暑假。為了節省旅館費用,所以會儘量選乘長途夜車出發。
那個時候的世界比現在太平和安全得多,如果遲上車找不到座位的話,深夜就在火車走廊或車廂間的空地,打開睡袋枕著背囊,一覺睡到天亮,就是這樣到了芬蘭的赫爾辛基火車站的。
熟口熟面的芬蘭赫爾辛基火車站
那時睡眼惺忪,在車站廁所洗臉刷牙,把大背囊整理好後塞進車站的儲物箱,掛著相機就變身成遊客。記得當時只覺得芬蘭的赫爾辛基火車站特別大,也比歐洲各國的火車站雄偉壯觀得多,具體上沒什麼其他印象。在火車站的餐廳享用我人生第一道芬蘭餐:麋鹿三文治和芬蘭三文魚湯。
前年機緣巧合舊地重遊,從飛機場坐火車到赫爾辛基火車站時是周末早上,人潮不多,有時間慢慢欣賞遊覽。出了火車站回頭看,在晨光下更顯出火車站的雄偉壯觀。不過當時有個感覺,車站的建築和繪測風格有點似曾相識,「熟口熟面」之感,仔細想想,覺得它有點像我們已停用的丹戎巴葛火車站。回國後翻查資料,原來它們有一段淵源。
丹戎巴葛火車站融入本地色彩

赫爾辛基火車站內的圓頂。

丹戎巴葛火車站內的圓頂。(檔案照片)
我國的丹戎巴葛火車站於1932年5月啟用,因為靠近新建成的岌巴港口,方便運輸貨物和讓船客轉換火車,所以火車站非常熱鬧。
火車站由設計師伯特衛茨(D.S. Petrovitch)領團設計,外牆以樸實的鋼筋水泥建造,建築風格有濃厚的歐洲色彩。
據說,當時的英國殖民政府要火車站建得雄偉,好讓本地人留下震撼深刻印象,於是設計團隊到歐洲取經,終於決定參照被譽為「歐洲最雄偉美麗的火車站」的赫爾辛基火車站設計了丹戎巴葛火車站,所以兩個火車站才會有點兒相似。

丹戎巴葛火車站內的三聯畫《采椰子》。
文圖: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