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r Cathy Chan曾因診斷一隻狗患有糖尿病後,遭到寵物主人指責。(圖:TODAY/Raj Nadarajan)
新加坡的獸醫面對工作時間長和寵物主人對他們缺乏信任的挑戰,不少獸醫選擇前往如英國、澳大利亞等地尋求更好的職業發展和工作環境。不過,一些如安全和社區意識等因素會讓一些獸醫回國執業。
新傳媒英文新聞網站TODAY報道,不少獸醫表示,曾因寵物的診斷結果而遭到寵物主人的指責。獸醫Cathy Chan就表示,有一次她診斷一隻狗兒患有糖尿病後,卻就遭到寵物主人的指責,主人認為狗兒是在獸醫那裡進行檢查時感到壓力,才導致檢測結果顯示它有糖尿病。
她指出,這種情況在她的診所以及其他獸醫朋友中都很常見,客戶對獸醫的懷疑和不信任,使得工作變得更加艱難。
除此之外,獸醫也面臨長的工作時間。許多獸醫表示,他們在新加坡的工作時間通常超過12小時,有時甚至需要24小時輪班,工作壓力極大。
海外工作環境更好
相比之下,在澳洲和英國工作的獸醫則享有更好的工作環境和生活質量。獸醫Vanessa Lian在澳洲布里斯班的動物急救中心工作,她表示,當地客戶更尊重獸醫,更願意配合進行必要的診斷測試。她還提到,診斷測試的工作時間安排更為合理,獸醫能夠在工作與生活之間找到平衡。
海外的獸醫行業也更為發達和專業化,43歲獸醫皮膚科專家Siak Meng Keet表示,當年他畢業時新加坡沒有獸醫專科,當時澳洲獸醫行業則較為成熟。現在他在澳洲建立家庭,也在六年前開設自己的獸醫診所,事業也較穩定,因此最後決定留在澳洲。
有獸醫選擇回國
雖然如此,也有獸醫選擇回國,其中的原因主要包括家人、個人安全以及對新加坡社區的歸屬感。獸醫Kelly Yeo表示,她在澳洲的住家曾被盜竊兩次,在雪梨時,她的汽車曾被盜竊了幾次,也遇過小偷,因此她回國後感到更為安全。
新加坡只提供獸醫生物科學和獸醫技術理工學院文憑課程,目前仍沒有獸醫醫學課程,許多獸醫需要到海外接受培訓和認證。
但新加坡獸醫協會會長Teo Boon Han表示,隨著更多專業獸醫回到新加坡,本地獸醫行業的前景正在改善。
他希望未來本地會建立一所完整的獸醫學院,推動獸醫研究,提供實習和居住項目,進一步提升新加坡在獸醫行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