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初,在柔佛新山舉行的一場投資馬來西亞論壇上,馬來西亞首相安華作為主賓出席,並表達了對即將與新加坡舉行的雙邊會議及簽署柔新經濟特區正式協議的期待。這場論壇不僅展示了馬來西亞對吸引外資和推動經濟發展的決心,也為與會者提供了一個探討和交流的平台。

圖源:FACEBOOK
論壇現場氣氛活躍,與會者普遍對馬來西亞,尤其是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的投資前景持樂觀態度。然而,在一場關於柔新經濟特區的討論中,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社會經濟研究中心執行董事李興裕的坦率發言,揭示了一些深層次的擔憂和疑慮。
柔新特區優惠獎勵受到廣泛關注
李興裕提出了對於柔新經濟特區未來發展的擔憂,特別是關於特區優惠獎勵的可持續性和相關規定的複雜性。儘管如此,他對馬來西亞的未來仍持樂觀態度。柔新經濟特區的具體細節尚未公布,但新馬兩國官員已完成了最後一輪框架談判,並計劃在今年底簽署協議,明年正式啟動特區。特區將提供的優惠獎勵備受關注,但李興裕指出,許多人對這些獎勵的持續性及附帶條件表示懷疑。

圖源:FACEBOOK
為了促進投資,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去年成立了一站式的投資大馬協調中心,旨在加快投資審批流程。然而,李興裕在討論中提到,馬來西亞的一站式服務有時並未達到預期效果,這讓人對柔新經濟特區的執行力度產生疑問。
儘管存在挑戰,柔新經濟特區的潛力不容忽視。馬來亞銀行的一份報告顯示,柔佛在成本方面具有顯著優勢,例如製造業薪資比新加坡低80%以上,酒店業低40%,電費低60%。這些優勢已經吸引了新加坡企業和商家的投資。
人才問題依舊困擾柔新特區
安華在論壇上提到,馬來西亞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人才問題。雖然人才培訓需要長期投入,但許多客觀條件都對柔新經濟特區的成立有利。目前,大家都在期待最終協議的簽署,以及協議實施後的執行力度。

圖源:CNA
柔新經濟特區不會成為另一個新隆高鐵項目或皇京港那樣的遺憾,而是能夠真正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隨著新馬兩國政府的共同努力,以及企業和投資者的積極參與,柔新經濟特區有望成為東南亞地區新的經濟增長點,為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在論壇的討論中,李興裕還提到了柔新經濟特區的一些潛在問題。例如,特區的優惠獎勵雖然吸引人,但是否能夠持續,以及是否伴隨著過於複雜的規定和條例,這些都是投資者關心的問題。他引用了馬來西亞一站式服務中心的例子,指出服務中心有時並不能提供預期的幫助,這可能會讓投資者對柔佛的投資環境產生疑慮。
柔佛成本優勢明顯
儘管存在這些問題,但從大方向來看,柔新經濟特區有其可行之處。柔佛的成本優勢明顯,吸引了新加坡企業和商家的投資。馬來亞銀行的報告指出,柔佛的製造業薪資水平比新加坡低80%以上,酒店業低40%,電費低60%,這些因素都促使新加坡業者選擇在柔佛投資。

圖源:FACEBOOK
安華在活動上坦言,科技大廠投資馬來西亞最擔心的是找不到合適的人才。新加坡製造業者在柔佛設廠也遇到了同樣的挑戰。人才培訓需要長期而有計劃的投入,這是馬來西亞未來需要解決的問題。
總之,柔新經濟特區的成立充滿了希望,但也面臨著一系列挑戰。馬來西亞政府和相關機構需要在簽署最終協議前,充分考慮這些挑戰,並制定出有效的解決方案,以確保特區的成功運營和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