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疾控中心示警,症狀與流行性感冒、冠病相近的「人類偏肺病毒」(HMPV)感染病例入冬後明顯增加,老年人及幼童都是感染的高危險群,且目前暫無疫苗及藥物可治療這種疾病。
現在正值年末的旅遊旺季,那些已經在中國境內或準備動身前往中國旅遊的人,聽了難免心慌慌。
人類偏肺病毒是2001年由荷蘭研究人員首次發現。這是一種會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臨床症狀與流感及冠病肺炎相近,患者會出現咳嗽、鼻塞、發燒、呼吸急促等不適症狀。
其傳播方式與其他病毒類似,通過咳嗽或打噴嚏傳播,也可以通過與病毒帶原者身體接觸,或處理被污染的物品,然後接觸眼睛、嘴或鼻子而感染。
潛伏期約為3至6天,輕症者大約一周左右,症狀可以逐漸獲得緩解。
新加坡衛生部目前未針對人類偏肺病毒作出相關提醒。
不過,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上周六(12月21日)公布了當局正在密切關注的四大病毒。
王乙康在臉書貼文說,在暴發過冠病疫情後,衛生部對於可能再暴發大規模疫情的風險更為關注,在年末旅遊旺季,監測尤其密切。
他指出,目前在全球其他地方傳播的四大可能引發疫情的高風險病毒中,H5N1型禽流感的風險最高,其次是在剛果出現的神秘「X疾病」、中非株猴痘以及冠病。
1、H5N1型禽流感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旗下的醫療診斷髮展中心和生物資訊研究院,與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合作,成功開發出名為Steadfast的高致病型H5N1禽流感病毒檢測試劑盒。(新科研提供)
王乙康說,目前風險最高的是H5N1型禽流感。美國剛通報了首例重症病例,患者是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名年長者。到目前為止,在美國通報的61起相關病例中,大多數與動物(鳥類和牛)有直接接觸。這表明,H5N1從動物向人傳播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我們密切關注的是這個病毒人傳人的證據,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可能意味著它已變異並構成大流行病的風險。」
本地傳染病專家梁浩楠醫生受訪時指出,H5N1是通過飛沫傳播的,人人都有感染H5N1的風險,一旦發病,初期通常更危險,且年長者和慢性病患者的情況會更糟。
亞太臨床微生物學與傳染病學學會會長淡馬亞向媒體解釋,大多數H5N1病例都伴隨發燒、咳嗽和呼吸道症狀,與季節性流感相同。其次,近期病例報告也出現紅眼或急性結膜炎。
他透露,美國的首例重症病患很可能散養過家禽,美國其餘的病例則發生在奶牛場的工人身上。
「目前,H5N1病例並不常見,發生在高收入國家的大部分病例病情輕微可以自行調養,尤其是奶牛場的工人,感染後主要出現紅眼和多日疲倦。」
H5N1病毒直接傳人的首個病例於1997年發生在香港。淡馬亞認為,經過27年的演變,這個病毒仍未能有效地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世界衛生組織指H5N1型禽流感病毒感染,對全球公共衛生造成的風險較低。
2、「X疾病」
風險第二高的,則是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潘齊地區出現的,暫稱為「X」的神秘疾病。
有6%的患者已經死亡,大多數是兒童。這個疾病出現了一段時間但仍未被確認,說明了有必要加強監測系統。
因此,新加坡決定向非洲疾病控制中心捐贈監測設備,並準備為非洲醫護人員提供相關培訓。
剛果衛生當局宣布,這些病例可能是由嚴重瘧疾和兒童營養不良引起,並導致死亡。由於潘齊地區瘧疾的發病率很高,因此須進一步檢測,以排除其他可能致病因素。
淡馬亞說,新加坡擁有先進的瘧疾診斷技術和最新的尖端設備,這些設備還可檢測出與瘧疾同時發生的其他感染。
世衛專家指出,現階段仍難以評估這個新疾病真正的嚴重性。其症狀包括咳嗽、流鼻涕、發燒、頭痛和全身酸痛。
3、中非株猴痘

世衛組織已將LC16m8猴痘疫苗納入緊急使用清單,這是世衛組織支持使用的第二款猴痘疫苗。(路透社)
猴痘(原稱monkeypox,後改名為mpox)與天花(smallpox)屬於同類病毒,常見症狀包括發燒、頭痛、背痛、肌肉酸痛和淋巴結腫大。
最明顯的症狀就是臉部和手腳上的皮疹,一般在兩到三個星期內就會自行康復。
猴痘目前已經出現了最新的分支中非株猴痘(mpox Clade 1)。
王乙康說,中非株猴痘仍在非洲一些地區造成嚴重破壞。泰國、英國、歐洲國家和美國等地也出現零星輸入病例。
他提醒,新加坡出現首例輸入病例,甚至首例本土感染病例,只是時間問題。不過幸運的是,根據大多數國家的經驗,多數患者都順利康復,說明它並不是一種非常致命的疾病。
梁浩楠說,中非株猴痘必須密切接觸才會感染。截至目前,剛果或非洲以外的病例,都發生在與感染者密切接觸的人身上。
淡馬亞也提到,中非株猴痘一般在性工作者間傳播,新加坡對性傳播感染的監測相當完善,不過關鍵仍是及早發現並治療。
4、冠病
你以為冠病已經沒人在care了?
新加坡衛生部仍然在密切監察著。
王乙康說,目前新加坡的冠病主要病毒是MV.1毒株,由奧密克戎變異而來,約占新加坡感染病例的30%。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並沒有如預期般在年底出現疫潮,廢水檢測和隨機抽樣的測試並沒有發現病例有所增加。這可能是因為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人在不同時間點感染冠病,感染波就會減弱。」
「儘管如此,一些國家仍在經歷疫情高峰,而衛生部仍密切關注冠病感染高峰的出現,因為每次疫情高峰都會顯著增加醫院的患者負擔。」
梁浩楠指出,發生了變異的MV.1毒株並不會更危險,不過變異可以讓新病毒躲避現有免疫系統的攻擊,從而導致更多感染。
他提醒:「感染冠病是意料之中的事,就像生老病死和納稅一樣是必然的。為了保護自己,請大家接種現有的最新疫苗。」
重要的話還是要說三遍:
建議大家在年底出國旅遊前,最好先打流感疫苗;
出國時,注意並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
請經常用肥皂洗手,特別是在處理食物或進食前、上完廁所後,或者咳嗽或打噴嚏導致手部髒污時。如果沒有水,可使用含至少60%酒精的酒精類免洗洗手液;
避免與身體不適或有傳染病症狀的人密切接觸,並避免與這些人群共用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