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新加坡就是個大賭場,很多人不僅交錢也要進賭場,就連彩票他們都是期期不落!
這兩天,網上又出現了一個更有意思的說法:每個人在新加坡都「沉迷」賭博!從出生開始,上學、結婚、生娃、買房、買車,都是一場場的賭博!加起來要100萬新幣!

這個論點相當有意思。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趾氣高揚,自我陶醉的豪言壯語:人生,本身就是一場賭博。
但仔細想想,似乎確實在新加坡我們時常都要做選擇題。
結婚,一場新加坡式浪漫豪賭
數據為證,這些年,在新加坡結婚的人是越來越少了。
三個月前發布的人口簡報顯示,過去五年註冊結婚的公民平均每年達到2萬2800對,比前五年的平均每年2萬4000對少。

圖源:南華早報
另外一個指標是,新加坡的離婚人數也變多了,和下降的結婚人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年初國大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政策研究所的一項調查,可以說是完美展示了新加坡年輕一代(21歲-34歲)對於婚姻的態度。
在被問道「結婚是不必要的」這個問題時,65%的受訪男性表示同意或者強烈同意,更是有73%的女性受訪者也同意這個觀點。

圖源:海峽時報
對於男性來說,不願意結婚的理由,可能和《婦女憲章》裡面的一些條款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根據新加坡《婦女憲章》規定,如果法院未設定贍養費終止日期,一旦夫妻離婚,男性就必須持續支付贍養費,直到前妻去世或再婚為止。
或許也這就不難理解,為何很多男性不願意踏入婚姻了。

而對於普遍受到高知識教育的新加坡女性而言,結婚也不是一個必然的選項。女性往往擔心自己在照顧家庭方面不會得到平等對待,所以更傾向於在其他方面尋找人生意義。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也曾對這個問題感到棘手也沒有解決的頭緒。
李光耀說,自己的女兒李瑋玲(剛剛過世,離世前未結婚)也不願意邁入婚姻,他和妻子對此也無能為力,因為「她(李瑋玲)聰明又獨立,又養得起自己,我們又能怎麼辦呢?」

左一為李瑋玲,圖源:路透社
綜合來看,很多新加坡青年不願意結婚,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想讓自己陷入一場「賭博中」。
畢竟,結了婚後,他們就得擔心房子是否可負擔、養育孩子的費用,還有是否得放棄每年出國旅行三、四次等個人追求。結婚在新加坡似乎成為一個「低性價比且不一定能看到前途」的選擇。
這也難怪,對於那些願意邁入的婚姻的人來說,一句「和我一起申請BTO(預購組屋)」,會被當作是最浪漫的告白了。

生娃,一場持續十幾年的賭博
不僅僅是不願意結婚,新加坡人漸漸地,也變得越來越不願意生娃了。
新加坡最新整體生育率已經降到了歷史新低的0.97。即使是傳統意義上的「嬰兒潮大年」龍年,情況也不是太樂觀......

來源:8視界
新加坡是個華人聚集的國家,也是一個有怕輸精神的國家,因為缺乏自然資源,因此緊抓人的資源,建立了嚴格的人才篩選機制。
而華人父母往往對孩子抱持著「望子成龍」的想法。所以,養娃的種種壓力轉嫁給了父母身上。

來源:《他鄉的童年 第二季》
因為分流制度,所以新加坡競爭最激烈的時期不是在高中(這邊叫初級學院),而是在進入小學和小升初階段。
為了讓孩子可以進入名校,就連天后孫燕姿都要去孩子學校做義工。

圖片來自網絡
為了讓孩子能夠進入名校,一對來自中國的新移民夫婦,斥資千萬人民幣在新加坡買了套「學區房」。
然而,在新加坡,有學區房並不意味著孩子就一定能進入名校,還需要經過抽籤,往往只有將將過半數的機率能被抽中。
一位母親在節目上說:「比我高考,比我之前任何一次都緊張,當時就不由自主地尖叫起來。」
為了「贏在起跑線上」,很多新加坡的孩子,從5、6歲就開始補課,一直補到高中及畢業。
下午兩點就放學的小學生,會出現在商場內的補課中心裡,提前學習下一年級的內容。


來源:《他鄉的童年 第二季》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父母的照料,很多女性為了能更好的陪孩子照顧孩子,還辭掉了工作成為了一名全職媽媽。
依舊是以孫燕姿為例,她曾有一天相拍視頻特地向網友求助:「孩子考試怎麼辦?」最後感嘆:「我覺得是媽媽在考試,當媽媽好難!因為育兒問題向粉絲「大倒苦水」。

但最終,孩子到底能不能進入名校小學,小升初能不能考到中學名校,沒人知道......畢竟後面還有一次次的分流......
再加上新加坡生活成本、養娃成本很高,所以,不想賭博、不想勞心勞力的新加坡年輕父母們,乾脆就不!生!了! 上大學,也是一場賭博?
即使進入了大學,就真的能學到想學的專業?或者畢業後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嗎?
可能在新加坡,這兩年行情對於NUS/NTU的研究生留學生來說,並不樂觀。
社交媒體上隨便翻找一下,都是連續找工作幾個月都失敗的例子。有些人已經找得心態崩潰了,不只是因為沒有找到工作,更是因為投了簡歷遲遲得不到回應!

來源:小紅書網友@悲傷番茄雞蛋
不僅僅是研究生開始「懷疑人生」,還有一些在新加坡Top2大學讀本科的人,最近相跳槽也是困難重重,已經有點累覺不愛了......

來源:小紅書網友@momo
讀大學是為了搏一個更好的前途更高的薪水,但是,也可能畢業後並不能得償所願。
買組屋買車,一場最大的賭博
買組屋對於新加坡人來說,並不會很艱難,一對大學情侶畢業工作個2年左右,就能順利買房。
很多新加坡認為買組屋是賭博的根本原因,還是新加坡房子的價值一直在升值,而且幅度還不低......
本地論壇Hardwarezone的一名用戶就說,自己2020年買的組屋花了34萬新,接近5年後,房子的價值已經來到了58.5萬新了!這讓不禁驚呼「組屋真是新加坡400萬公民+PR最大的賭博」!

來源:Hardwarezone
在新加坡買車,則是另一種類型的賭博。眾所周知,新加坡買車前必須要先買一個擁車證,而這塊鐵皮的價格起步也要10萬新幣左右......
然而,這張擁車證只允許車主擁有與使用新加坡道路10年的合法權利。10年後,想要繼續開車,就需要按照當時的擁車證價格續約!
這也就是說,從買車的那一刻起,所有車主都將陷入了一個看得到未來、為期10年、車落地後價值就不斷降低的賭局中......

在新加坡,即使不結婚不生娃不買車,總得上學,總得買房吧?
也難怪,這名網友會發出「所有新加坡人都在賭博」的感慨了。照這麼看,確實任何人都無法倖免。
「這是人生,不是賭博!」
然而,網友的這番不知是調侃還是吐槽的話,並沒有得到網友的認可。
不少人反駁他說道,人生本身就是一場時常伴隨著風險的賭博的,他的父母正是接受了這一點,才有他的存在。
「如果你所做的選擇沒有任何負面影響,你將成為地球上最富有的人。你的父母也冒著風險生下你。你認為他們的選擇正確嗎?」

「這都是什麼理論啊!(你說的)這只不過是人生罷了,也不僅限於新加坡人。人生里,你要麼贏要麼輸,不是嗎?」

椰友們,你們認為生活在新加坡,對你們而言是在做一次又一次的賭博嗎?
至少從椰子的角度上看,其實這名網友說的話存在著一些偏見的,很多情況現在似乎已經在改善了。
1)結婚是但不僅僅是一場賭局
很多新加坡人對於結婚存在著恐懼,但不可否認的是,婚姻在現代社會中,依舊是維繫情侶兩人關係最重要的、有法律保障的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