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婚姻的牽絆,才能在法律和道德上讓人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照顧對方一生上面。而這種被法律蓋章認可的紐帶,是拍拖甚至同居都很難強制給予的。

另外,婚姻在新加坡也不是只有賭博的不確定性,它還能帶來很多實際上的好處,包括:
稅收減免
配偶退稅
能夠購買組屋,獲得高額補助金、更高額度的貸款和購買更大更便宜(非轉售)公寓的資格
近親權利(尤其是在緊急情況或遭遇喪親之痛的情況下)
婦女憲章的法律保護(針對女性)
享有某些類型保險的資格
保險費可能較低,尤其是男性
額外的員工福利(比如醫療方面的)

圖源:Home&Decor Singapore
2)生娃的賭局,現在沒那麼嚴重了
至於想要生娃的新加坡父母來說,好消息是,新加坡政府已經宣布要給小學生初中生減負了!
從2023年起,中小學已取消各年級的年中考試,減少對考試的偏重。同時,今年,新加坡的中學將也分流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選修適合自己水平的科目,不再強制給學生增加壓力。這一切都會讓孩子父母身上的壓力不斷減少。

圖源:CNA
至於父母生娃後,遇到的生活成本以及無法應付工作/照顧小孩壓力的情況,新加坡政府也考慮到了。
每年的財政預算案,政府都給生娃的家長們好幾千新幣的補貼。另外明年開始,政府將提供額外10周的共享育兒假,並由父母共同分享。(父母依然可享受原有的4周、16周假期,等於是額外加的)
而且,這額外的10周假期,全部由政府掏錢!

圖源:8視界
3)上大學的賭局?新加坡本地人可能沒那麼嚴重
必須說的是,很多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說在新加坡畢業後找不到工作的網友,都有一個特點:身份問題。
他們既不是公民也不是PR,因此需要企業為他們申請EP等工作準證,降低了用人單位的意願。

圖源:法新社
對於絕大部分學生都是本地居民的本地大學來說,去年有接近9成的本科畢業生,在畢業6個月後就找到了工作,有全職工作的人的比例也達到了84%,已經不能算低了。
所以,只要上了大學,還是可以基本上有就業保障滴~

圖源:CNA
4)買房的賭局?你可能想多了~
至於買房的賭局,其實很多人雖然能看到收益,但卻忽略了一點:在新加坡,只有極少數人能夠同時擁有兩套房屋,組屋的屬性是自住而非投資。
新加坡規定,私宅業主如果想要換去住組屋,就必須先脫手私宅才行。只有曾經是住在組屋的人,想「小屋換大屋」買公寓什麼的,才被允許保留組屋。

圖源:Stackedhomes
如果賣掉了組屋,在新加坡沒有地方住,還不是得按照現在的高市場價去買轉售組屋?賣房賺到的錢,最多也不過是為下一套買的房子買單罷了。
所以,除非是準備遠居國外,組屋本身真的沒有什麼賭博性存在,很難中買賣交易中獲得之際好處。

圖源:時代財智
但不可否認的是,不確定性,是這個世界的基本屬性。人生,就是一場不斷與自己博弈的過程。
我們每天都要在大量的不確定性中,用極為有限的依據去做決策,到哪個城市上大學,去哪裡上班,與哪個男孩約會,公司重點推什麼新產品,廣告預算投哪個媒體,要跳槽到哪個公司,選什麼保險...所有的決策都是在沒有明確結果的情況下做出來的,因為沒有人可以預知未來。
這或許也是生命值得敬畏和讓人熱愛的地方,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