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多數依靠商場零售的珍珠奶茶店不同,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校友劉承穎(Charis Low)和陳貞穎(Tan Zhen Ying)早在2019年初就開創了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在大型活動中現場製作和供應奶茶。
這一舉措大獲成功。這家公司在頭兩個月內就實現了收支平衡,並在頭五個月持續達到五位數的銷售額。她們的客戶包括Facebook、寶潔(Proctor & Gamble)、DHL國際快遞和保時捷(Porsche)等知名品牌。這家初創公司雖然稱為「The Hangover」(宿醉),但顯然沒有出現這種症狀。
2019年8月,陳貞穎(左)和劉承穎(右)在一次客戶活動中。由於新冠疫情,她們的現場製作奶茶業務遭受了嚴重打擊,儘管最近幾個月出現了小幅復甦——如右圖中劉承穎在2020年11月所示。
2020年初,疫情來襲,所有大型活動都被取消。劉承穎和陳貞穎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失去了唯一的收入來源。
「這對我們來說是極為艱難的時期,」劉承穎談道。
但這兩位新國大商學院2020屆畢業生並不打算繳械投降,放棄這條艱難的創業之路。在新國大學到的知識讓她們做好了應對危機的準備。
「我們明白,為了生存,必須改變商業模式,」陳貞穎談道。當初正是她在實習期間注意到企業活動對奶茶供應的強勁需求,於是提出了現場製作奶茶的想法。
自成立之初,Hangover就與眾多知名企業客戶合作。
如何轉型
但正如企業常常分享的那樣,知道必須轉型是一回事,明白如何轉型是另一回事。
值得慶幸的是,Hangover開發出一款新產品,就像木薯球和奶茶的完美融合一樣,這款產品正中居家人士下懷。這是在新加坡推出的首款「珍珠奶茶DIY套件」。
它能讓奶茶愛好者在舒適又安全的家中親手製作最愛喝的飲料。
隨著去年新加坡防疫「斷路器」的啟動,線下奶茶店被迫關閉,DIY套件興起。在那幾個月里,它帶來了五位數的銷售額,為這家初創公司找到了第一項替代收入來源。
她們受到鼓舞,繼續推出更多新產品以適應隔離下的新世界。首先,她們推出了「虛擬奶茶工作坊」來搭配DIY套件。谷歌(Google)和英國保誠集團(Prudential)等公司都成為了客戶,他們迫切希望能在虛擬空間中開展培養團隊凝聚力的活動。
接著,她們打造出瓶裝奶茶和派對盒,從而接觸到少至10人的小團體。劉承穎談到:「這些產品很容易在辦公室和小型聚會中分發,不會影響安全距離措施的實施。」
顧客甚至在家中囤積瓶子,確保隨時能得到奶茶供應。這些產品幫助她們獲得了更多企業客戶,例如假日酒店(Holiday Inn)、新加坡聖淘沙嘉佩樂酒店(Capella Singapore)和蔻馳(Coach)。客戶們希望在活動期間供應這些飲料。
「有了這些新產品,Hangover目前表現良好,」陳貞穎談道。
>
Hangover珍珠奶茶DIY套件。
虛擬奶茶工作坊的奶茶製作示範。
虛擬奶茶工作坊受到渴望在虛擬空間中開展培養團隊凝聚力活動的企業的歡迎。
奶茶之外
但這對她們來說還遠遠不夠。兩人的第三項舉措是通過推出「波霸球」(Bobaball)實現業務多樣化,而不僅僅止步於供應奶茶。「波霸球」是一種通過預訂和交付提供服務的甜品概念。
最後,她們還拓展了餐飲之外的業務,另外開設了一家在線美甲店,讓顧客在家中以更低廉的價格做凝膠美甲。
「疫情來襲,封鎖開始後,我們意識到亟需一款易於交付的產品和能在家中進行的有趣活動,」劉承穎分享道。「我們想擴展到餐飲以外的領域,使我們的產品實現多樣化。」
「此外,做美甲也是我的個人興趣。學習如何在截然不同的領域營銷產品、建立電商時尚網站都是非常有趣的體驗。」
雖然這些舉措未能完全彌補她們在疫情前獲得的收入,但至少她們在家庭消費和小型聚會領域開闢了新市場。
「儘管收入沒有以前那麼高,但產品和服務的多元化幫助我們繼續生存下去,」陳貞穎談道,「現在,我們儘量保持穩定並繼續創新,以便在未來進一步發展。」
承穎(左)和貞穎(右)。
來自母校的教育和支持
她們將這種遠見歸功於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獲得的教育。「前兩年的學習中,我們接觸了跨學科模塊課程。事實證明,我們在會計和商法課程中學到的知識非常重要。有了這些基礎知識,我們才有信心在大三開辦了Hangover,」陳貞穎談道。
她們鼓勵學弟學妹們不要害怕闖入未知領域。「如果你一直有渴望實現的目標,那麼在校期間就是嘗試新事物的最佳時期!」劉承穎談道。
「如果你有個好主意,那麼可以在讀書時就開始實踐,打下事業根基,畢業後就能在已有的忠實客戶群體基礎上全心投入,逐步做大。在學校里,你也會擁有一群支持你,在需要時傾聽你心聲的朋友。所以不要害怕,勇敢出發吧!」
文章英文版原載於NUS News,原文標題為No Hangover issues despite pandem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