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市裡本地超市裡令人哭笑不得的翻譯。(網際網路)
作者 侯佩瑜
蟻粉平時逛超市時有認真看告示的習慣嗎?
《聯合早報》讀者陳如泉就有這樣的習慣,也多虧他的習慣,再加上他通曉中英文,才糾正了這樣的一個錯誤翻譯。
陳如泉日前到博覽地鐵站附近的職總平價霸級超市購物時,看到一張告示寫著:
「每逢星期二,60歲以上的樂齡人士在購物時將可享有2%折扣。請在付款時出示身份證件。折扣只限每張收據購物額達200元,不包括停車固本、平價禮券、香菸和彩票產品。」
乍看之下,蟻粉讀到的意思是什麼?
陳如泉理解的是:購物額須達200元,樂齡人士才能享有此優惠。
在面簿上專門曬出新加坡日常生活中見到的有趣好笑,或讓人生氣的華文翻譯的「新加坡破華文」,今天也把以上這段話放上自家面簿專頁,網民讀到的意思也是:

陳如泉覺得華文翻譯有誤,因購物額須達200元,大多數樂齡人士恐怕很難享受到此優惠。於是他又讀了英文的原文:
「Discount is valid for purchases up to $200 per receipt……」
原來英文的意思是:折扣優惠的最高限額是每張收據200元。
陳如泉認為這和中文告示所表達的意思完全相反,於是投函給《聯合早報》言論版,希望職總平價要重視翻譯的準確性,日後翻譯後要仔細審核,務必精準正確。

《聯合早報》在10月14日刊登陳如泉的投函。
職總平價也很快地就此事回應:
我們認為,布告欄上的中文告示雖並非錯誤,但可作適當修改,以使意思更為明確。 我們已將譯文修改為「2%折扣只限於每張收據購物額的首$200」。

《聯合早報》10月18日刊登職總超市的回應。
不過,網民似乎對職總覺得「中文告示並非錯誤」的說法不買帳,有人說,中英文兩邊的意思簡直是天差地別,這是典型的」搬字過紙」、直譯。

在本地超市看到的搞笑華文翻譯,還有這則:

(網際網路)
有網友調侃說,不知道「越南王普通話」,與「泰王普通話」和「尼泊爾王普通話」,在味道上有何區別?
有網民10月16日向百美超市反映此事,說該超市錯誤將「Vietnam King Mandarin」翻譯為」越南王普通話」。
以上這張照片是何時拍的,或該錯誤是否已經糾正了。

橘子原產地為中國,在英文語境一般稱為「Mandarin Orange」。超市的工作人員在翻譯「Vietnam King Mandarin」時,很可能是藉助「谷歌翻譯」,才錯得如此「醉人」。

紅螞蟻用谷歌翻譯嘗試了一下,「Vietnam King Mandarin」的確被譯為」越南王普通話」。
如果負責翻譯的工作人員,有將Orange加在「Vietnam King Mandarin」後面,用谷歌翻譯就算再不精準,應該不至於錯得如此離譜。

「Vietnam King Mandarin orange」的谷歌翻譯為」越南王橘子」。
中文應該翻譯為「越南大柑橘」會比較合適。
東部另一超市內的投注站也有很「美妙」的華文翻譯。同樣的,照片不清楚是何時拍的,是否已經糾正。

(網際網路)
若看不懂英文,只會看華文的人,就算你常常光顧投注站,估計應該會看不懂以上的告示究竟要表達什麼意思吧?
如果是以下這樣的翻譯,會不會比較清楚?
「致我們尊貴的客戶:請勿在店內填寫或標記下注單。」
疫情暴發前,大家都可以擠在投注站內填寫下注單後排隊。現在實施了防疫措施後,人們只能在投注站外填寫下注單,輪到自己時才可以進到店內下注。
超市是國人日常最常光顧的地方,無論是英文的語法,還是華文的翻譯,都不應該馬虎「誤人子弟」。不如找些專業翻譯員來幫忙,不要再依靠谷歌翻譯了。
蟻粉,你看過哪些讓你哭笑不得的翻譯,歡迎分享與大家共勉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