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為我讓座」計劃推出三年多 有乘客仍不清楚標誌

截止去年9月底,在「能否為我讓座」計劃下,陸路交通管理局發出了4700條掛繩及7100張貼紙給患有隱性疾病的人或殘障人士。雖然計劃推出三年多,但一些乘客仍不清楚。
截至去年9月底,在「能否為我讓座」計劃下,陸路交通管理局發出了4700條掛繩及7100張貼紙給患有隱性疾病的人或殘障人士。雖然計劃推出三年多,但一些乘客仍不清楚。
41歲的孫渼翔患有血管炎,長時間站立會引起足部潰瘍,需要入院治療。大約一年前,她開始使用掛繩和博愛識別卡,甚至準備了愛心禮包給願意讓座的善心人,但最終沒有分發出去。
孫渼翔說:「第一就是因為我沒有很明顯,我沒有戴著掛繩有點不好意思。第二就是說我覺得可能大家還是不大理解或者知道這個掛繩的存在,所以可能他們看到了,他們也不知道到底我需要做什麼。」
記者身上的貼紙代表著有短期的健康狀況,比如說請了一日的病假,而卡片則代表有慢性的疾病,比如說中風的康復者等等,不過剛才我們在這裡走訪了一周,訪問了大約十名公眾,當中只有三人認得出這些標誌代表著什麼。
有公眾說:「我覺得是那些有心理障礙。」
也有公眾表示:「內在的?(對)那個我們就無法知道說真的,有些人可能走漏洞濫用的話怎麼辦?」
還有公眾說:「可以在車上做一些廣播,(放這裡)很少人看的,每個就是走了就進裡面去了。」
新加坡協助殘障者自立局表示,雖然國人現在更具有包容性,但有些部分還需要加強。
新加坡協助殘障者自立局通訊與社區促進部署長謝愛玲說:「大家可能是在非常繁忙的時間乘搭公共運輸,這些時候大家可能就會對身邊的人或者是對其他的乘客不是那麼的注意,所以就是說這一方面大家可以更有一些耐心。」
有需要的乘客可到地鐵站或巴士轉換站,索取掛繩及貼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