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紹華愛貓如命,多年來致力於宣揚流浪貓狗的救援工作。(受訪者提供)
(新加坡1日訊)曾鉊華為流浪貓狗放棄人類學研究工作,把所有時間與精力用來拯救與照顧流浪貓狗。他甚至為病貓特調養生食品,發展成特製貓食罐頭,並採用曾經被虐待、遭遺棄的貓狗為產品「代言」,把它們的圖像用在包裝上,提醒人們重視這些脆弱的生命。
曾鉊華是一名人類學研究者,獲倫敦政經學院(LSE)社會人類學碩士學位,事業有成,卻因為愛貓而把很多精力用在拯救和照顧流浪貓狗的工作上。
《聯合早報》報道,他從2006年領養了一對流浪貓,讓他關注起社區流浪貓的生活困境。他說:「我開始喂貓,捐贈食物,幫助飼養者支付流浪貓看獸醫的費用。」2013年,他開創AHA,因為這樣可以拯救更多的流浪貓。每當拯救了一隻生病或垂死的貓,而它的情況又無法逆轉時,他會問自己能做些什麼,來防止這種事情再次發生。
他描述當初挽救第一隻患有貓白血病病毒(FeLV)的「Rahula」的過程。

社區里有很多流浪貓,需要適當的領養,避免它們受到虐待。(受訪者提供)
為病貓煮人參雞湯
2014年,曾鉊華製作的一部二戰紀錄片在雅加達獲獎。當他準備動身出國時,在社交媒體上無意間看到了Rahula的照片,這隻貓感覺已在垂死邊緣。他心裡暗下決定,如果這隻貓快死了,他就收養它,給它提供臨終治療。因此,出發到雅加達之前,他預先做好了安排。
回新加坡後,他在武吉巴督一帶找到了Rahula,帶它去看獸醫,對方說這隻貓的生命隨時可能結束。它因嚴重口腔潰瘍,無法進食。曾鉊華說:「我買雞肉給它做湯,甚至在湯里加入人參來增強它的免疫系統。」經過他的細心照顧,Rahula竟然逐漸好轉,體重也增加,最後康復,它也變成了一隻人見人愛的貓咪。
後來,它患上胃癌,體重開始下降,還經常出血,健康越來越差。
為紀念病貓 制人參雞湯罐頭
人與心愛寵物的親密情感,跟人與人相似,尤其是生死離別之際。一天晚上,曾鉊華為奄奄一息的愛貓洗澡,一邊給它擦乾毛髮,一邊告訴它說:「如果有辦法治癒你,我會堅持到底。但事實卻非如此。如果你準備要離開,隨時可以放手。當你離開時,我會很傷心,但我會沒事的,所以別為我擔心。」隔天早上,Rahula離開了。
去年,為紀念Rahula,他根據它生前所特別飲用的雞湯,調製了一款「Gold-D」人參雞湯貓食,同時也採用Rahula作為罐頭包裝的模特兒。

獸醫上門服務,為貓抽血檢查其肝腎功能。(受訪者提供)
設AHA盼資助貓狗救援工作
曾鉊華指出,當初設立AHA公司,就是希望能夠資助流浪貓狗的救援工作。一旦拯救一隻動物,就會收養它,並承擔一切費用。
2016年,他們收養了身上被人潑油而受傷的流浪貓Ken Ken,以及被遺棄的Gold-D。它們都感染了「貓科免疫缺陷病毒」(FIV+)。Gold-D非常瘦弱,皮膚問題嚴重。獸醫擔心如果它的體重持續下降,這可能意味著已患上癌症。
為多了解有關貓食和癌症,他們開始閱讀許多相關資料,發現卡拉膠(Carrageenan,又稱為鹿角菜膠)引起人們的關注,因為它會增加患癌的機率,而且無營養價值,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曾鉊華說:「因此,我們想到研發不含卡拉膠的貓食,但是又擔心賣得不好,不過,也無所謂,我們可以用來喂養自己的貓。」最終,罐頭貓食成功推出市場。
產品的另一個特色是,使用曾經被虐待、遺棄或被嚴重忽視的貓狗作為「代言」大使,它們被拯救和收養,生命都受到重視。這是他們促進領養流浪貓狗的方式,一些貓狗甚至已有各自的粉絲群。

被人潑油燙傷的流浪貓KEN KEN,被領養後快樂的成長成大肥貓,但身上的傷痕很明顯。(受訪者提供)
動物救援最有價值的是什麼?
看貓狗復原是最大安慰
曾鉊華說,動物救援工作最大的快樂與安慰,就是看到被拯救的貓狗,從受創傷、受驚嚇、高度緊張,最後變成一隻快樂、無憂無慮,甚至淘氣的動物。
3年前,一隻老貓「Uncle Rob」的主人想對它實行安樂死。一些救援人員設法加以挽救,當時它已16歲,被人領養的機會非常低。「我們決定領養它,這樣它就可以跟我們一起度過剩下的歲月。去年,我們為它舉辦一個擺滿了壽桃的生日宴會。」它也理所當然地成為AHA為老年貓食糧代言的最佳貓選。
曾鉊華認為,現在媒體對虐待動物的報道越來越多,是一個很好的現象,提高公眾關注這個課題,並且促使人們再去思考動物與人類的關係。

原本患有貓白血病病毒,被拯救與治療後存活下來。(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