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賣組屋 房屋經紀有責任確保單位符合條規

示意圖。圖:iStock
在網上刊登組屋出售廣告,確保廣告符合條規的責任在於房屋經紀。
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報道,儘管本地房地產銷售網站已經設立一套程序來確保網上售屋廣告符合法律和條規,但要扛起這個責任的,終究還是把廣告放上網的房屋經紀。
建屋發展局規定,屋主必須在住滿五年的最低居住年限後,才可以轉售房子。
可是,近來卻傳出有屋主違規,將空置單位放上網求售的事件,引起社會關注。當中有幾個廣告都是刊登在房地產銷售網站PropertyGuru平台上。建屋發展局已在上周四表示,該局知道有空置的預購組屋單位在公開市場求售,當中包括被媒體報道的案例,建屋局已經就事件展開調查。
PropertyGuru在回復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詢問時說,房地產代理理事會(CEA)已聯繫了網站的審核團隊,團隊也已配合提供必要的信息。
網站也表示,房屋經紀有責任,在刊登廣告前,要確保單位符合一切法律和法規。網站也已通過電郵,提醒經紀遵守房地產代理理事會和建屋局設下的最低居住年限條規。
若有單位被舉報 網站會向房屋經紀核實
除了由網站的審核團隊親自審核廣告內容,PropertyGuru也通過網站用戶的舉報,來確保廣告中的出售單位符合條規。
網站發言人說:「在刪除廣告前,必須有充分的理由。在網站確認有違例廣告後,視乎房屋經紀違規的性質,在24小時或48小時內,修改或刪除廣告。」
PropertyGuru也會跟房屋經紀確認所接獲的投訴內容,例如若有預購組屋單位被指在未滿最低居住年限就轉售組屋,網站會要求經紀提供文件證明,核實賣家是否有獲得當局的批准,允許他們在未滿最低居住年前出售單位。「我們網站無法確認是否真的有人入住單位,但我們的條款有規定,房屋經紀有責任核實他們負責的單位是否符合政府條規。」
另一個房地產銷售網站99.co也表示,確認求售單位符合政府最低居住期限規定的責任,在於房屋經紀身上。
該網站會拒絕刊登任何被監管機構舉報的廣告內容,同時也會關注關鍵詞搜索,來監控違例廣告。
推動通過Singpass核實 讓廣告刊登者負責
另一個房地產銷售網站OhmyHome則表示,他們會針對個別單位向建屋局查詢是否符合最低居住年限條規,因此鮮少發生廣告不合規的問題。
該網站發言人表示,他們也正推動通過Singpass和平台進行百分百的核實,這樣發布廣告的人會直接承擔責任。
網站說,目前也正和建屋局商討,使用更深層的技術和應用編程接口(API),檢查賣家的銷售資格和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