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新加坡全國學校運動會藝術體操(2023 NSG Artistic Gymnastics)比賽中,9歲的小女孩吳殷慜在自由體操、跳馬、平衡木、高低槓多個項目上參與了角逐,並嶄獲了少兒組Junior 1 Level 3自由體操冠軍。 (小殷慜跳躍、翻騰、旋轉,靈動的身姿和嫻熟的技巧折服了現場評委)
我們獨家採訪了小殷慜的爸爸,他向我們講述了小殷慜的學藝之路。
你們能做得到嗎?
「選擇藝術體操的初衷是為了強身健體,鍛鍊意志力、專注力和韌性」
吳殷慜小的時候,乖巧、機靈、刻苦、自尊心強,特別喜歡蹦蹦跳跳,也喜歡自己練劈腿,翻叉,一旦解鎖一個新的動作,就會得意地問全家人,「你們能做得到嗎?」

(兩歲多自己玩劈叉)
見她如此喜歡,吳爸爸就尋思著給她報個班,進行系統專業的訓練。
吳爸爸小時候學游泳很多年,知道運動對於個體意志力和專注力裨益良多。在給女兒選擇何種運動上,吳爸爸提前做了許多功課和規劃。
體操是運動之父,也是一項最流暢、最美、最具有表現力的運動項目,是舞蹈、芭蕾和其他技巧的融合體,可以充分展現出女性的美。對身體的平衡性,靈活性,協調性和力量都有要求,而且長期專注的訓練有助於情緒管理,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讓孩子變得更有氣質。

經過與小殷慜耐心地溝通並多次實地考察和試課,6歲那年,吳爸爸決定讓她接受競技體操的訓練。
剛開始,小殷慜一周訓練1個小時。
後來吳爸爸發現,這個強度對她來說太小了,便跟教練商量,逐步增加訓練強度,從一周2小時,3小時,4小時,一直到現在一周要訓練12個小時。
吳爸爸用學游泳和服兵役時的經驗鼓勵引導小殷慜,「一個動作,做一百次,叫會做;做一千次,叫精通;做一萬次,就會成為專家」。
他還了解到新加坡學校少兒競技體操的訓練要求,比如聖尼各拉女校 ,其訓練強度也是每周3次,每次3小時,總時長也達到了每周9小時;新加坡國家隊的訓練時長則達到了每周20小時。

就這樣,小殷慜在爸爸的引導和鼓勵下,在教練耐心地指導下,不知不覺已練習了近三年。
有兩次差點就放棄
還好最後堅持下來了
藝術體操鍛鍊的是全身部位,包括頭、頸、肩、胸、髖、膝蓋、腳尖,每一個部位都有相應練習。
隨著訓練頻次的增加,重複性動作導致疲勞損傷,小殷慜的家人開始猶豫要不要繼續學下去。
小殷慜也反覆問吳爸爸,「我為什麼要練習那麼多次,我為什麼要參加那麼多場比賽?」
每當此時,吳爸爸就默默充當孩子的後勤,替她敷藥、按摩,在她疼得大哭的時候,鼓勵她挺過去就好了,絕對不要放棄。

力量和柔韌是互相矛盾的身體要素。吳爸爸也加強了與教練的溝通,研究如何通過科學訓練和規範動作來掌握好一個孩子可承受的「度」,避免不必要的損傷。通過循序漸進地訓練,慢慢地,小殷慜漸漸掌握了這個「度」,過度牽拉造成的異常反應也終於挺過去了。
要提升成績,除了日常的高強度訓練,還需要不斷地參加各類比賽來磨礪。每當小殷慜對參加比賽出現牴觸情緒的時,吳爸爸就鼓勵她,「獎項只是結果,並非目標,爸爸只是想給你一個不一樣的童年,讓你有在公眾面前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
的確,在每次小小的勝利後,她都很享受成功帶來的喜悅,也更自信滿滿。這也正達到了吳爸爸讓她接受藝術體操訓練的初衷——既鍛鍊毅力,又提升抗競爭和耐挫折的能力。
藝術體操打開了一扇門
要從小訓練體格、體能,身體的柔韌性、靈活性才會好。
所以吳爸爸一直告誡小殷慜,「你現在還小,不能自己決定一些事情,爸爸的決定就是你的決定。但到了你16、18歲的時候,長期藝術體操的訓練培養出來的品質,能讓你自信地做人生的各種選擇。藝術體操只是為你將來打開一扇門,奠定一個基礎」。
好在小殷慜乖巧懂事,非常配合吳爸爸的目標導向和規劃。近3年的藝術體操訓練之路,走得還算順利。
從來沒有一種堅持會被辜負
吳爸爸配合教練,與她一起制定目標,然後分階段完成,讓她能自主地掌握自己的訓練進度。吳爸爸也將這種目標導向制的訓練方法,推廣到她的華文學習、甚至PSLE的備考準備。小姑娘也明白了,「爸爸並非讓我什麼都會,而是希望我不要浪費時間,在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

在這次準備全國學校藝術體操比賽前2周,小殷慜意外受傷了,下巴縫了7針,身上多處蹭破了皮,滿地的血把媽媽嚇到哭,吳爸爸也嚇傻了。緊急送醫後,醫生給她開了2周的MC。全家人滿以為到試訓的時候會康復。結果試訓前3天,她又發起了高燒。幸運的是,第2天高燒退去,她又生龍活虎地去參加了比賽。賽前,吳爸爸反覆叮囑她,「你就盡力完成全部流程就好了,不要想拿什麼獎牌」。
得益於日常紮實的基本功和多次的參賽經驗,小姑娘雖然明顯狀態不太好,爆發力、穩定性都不及平時,但她還是沉著冷靜地順利完成了全套流程,動作如行雲流水一般。
分數出來,她的排名第一。
在場的裁判還以為她是校隊的,因為非校隊獨立報名的拿獎很難。Sun Jian蘇教練(小殷慜跟了快3年的教練)非常得瑟,「我本來就看好小殷慜,體操比賽是扣分制,她幾乎沒犯錯,所以得分自然高!」
「適合的教練,才是好教練!」
近三年不斷加碼的藝術體操訓練,小殷慜肉眼可見地變成了一個四肢修長、腿形漂亮、頸肩協調、臉型小巧的孩子,從6歲的小萌娃,進化到9歲的氣質小公主,儼然變成了一副專業動員的姿態。

吳爸爸說,「經過蘇教練的悉心指導,孩子的柔韌性、吃苦精神都提升了不少,以後就算喜歡上別的運動項目,通過體操訓練打下的基礎也會對她有好處。」
蘇教練早前也是一位藝術體操運動員,有著四十多年的運動員和教練員經驗。小殷慜的啟蒙訓練階段,就與蘇老師結下了很深的情誼,彼此心生歡喜,師生二人三年來配合默契。
「對我女兒來講,有開心的理由,才能堅持長期做下去」,吳爸爸說還好女兒在這麼小就能遇到比較幸運的人,能夠幫助她在開心的狀態下接受枯燥的訓練。蘇教練與小殷慜在日常訓練中的良性互動,也成為她堅持長期學下去的動力。小殷慜說,「這次比賽得的獎盃獎牌,就是為了蘇教練」!
「蘇教練是一位非常負責任,非常有經驗的教練,很懂小朋友的心理,很會和小朋友互動,無形之中在在培養小朋友卓越運動員的品質」,吳爸爸說,「適合的教練,才是好教練!」
談及未來對小殷慜的規劃,吳爸爸說,堅持讓她把藝術體操學下去,讓她能明確方向,「懂得如何把自己的長板變成擎天大柱,如何巧妙迴避自己的短板劣勢」,並鼓勵她在各方面學習自己做決定,自己做取捨,在成年的時候需要她做選擇時,才會有更多的機會和可能。
吳爸爸口中「適合的教練」蘇教練,正是SJ體操俱樂部的老師。

SJ俱樂部是新加坡新興的一家體操俱樂部,創辦人Sun Jian教練曾經擔任過華僑中學、南華中學、新加坡女子小學等多個學校校隊CCA教練,而他俱樂部的其他教練也曾在國專長老會小學,華僑中學、南華中學校隊等名校擔任CCA老師。
為了讓孩子們都能得到教練的充分指導,體操俱樂部的課程都採用小班制度,一個班只有6-8人。

俱樂部根據四個等級進行授課,充分做到因材施教:
Level 1:3-5歲的幼兒園小朋友 Level 2:6-8歲的小朋友 Level 3:9-11歲的小學生 Level 4:11-12歲的大孩子們
教練們也採用寓教於樂的制度,並不只是枯燥的訓練和指導,還會加入趣味性,讓孩子們不會因為重複的訓練感到無聊。
現在,SJ體操俱樂部推出體驗課,價格比起其他俱樂部便宜許多!感興趣的家長們可以打電話提前預約試課。
新加坡眼粉絲獨家福利
0元報名體驗課
新加坡眼粉絲獨家福利,現場報名可免去試課費$20+報名費$80(共計$100,並贈送裝備禮包)
體驗課時長:2小時
報名截止時間:5月31日中午12點
體驗課時間:5月27日-6月25日
體驗課有4個時間段可選:
周二:6:30pm-8:30pm 周五:7pm-9pm 周六:5pm-8pm 周日:1pm-4pm
報名方式:掃下方二維碼添加客服微信
(加時請備註「體驗課」,並提供孩子年齡、體驗課的日期和時間段)

體操俱樂部 SJ GYMNASTICS CENTER
地址:The Arena Singapore,48 Woodleigh Park Sudio 4, S357844
靠近地鐵站:兀里Woodleigh(走路7分鐘可達)
聯繫方式:98578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