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有沒有覺得做這一行的人「嘴巴」都很厲害?
當之前讀到本地一位 67歲媽媽在美甲沙龍刷了近百千消費之後,實在覺得非常不可意思。
難道是投資美甲店了嗎?其中包括一次消費高達 S$11,000。
報道稱,這些美甲工作人員會多次打電話給他的母親,不斷說服要多買服務和配套,有時候更是好幾個員工一起說服一個客人。

美甲沙龍案件
但要注意的是,修指甲和修腳的費用約為 S$70 新,能花費到 S$80,000 是非常驚人的。
每周一次,這些美甲沙龍通常都會消費到上千塊,S$3,640。
金融網站 Investopedia 也做過調查,這些sales talk都是要說服顧客過上更好的生活,而這也是大家心裡想要的。
不知不覺就慢慢的走入這個圈套。
美甲沙Hard sell衝擊
就新加坡消費者協會(CASE)收到的投訴數量而言,美容行業一直位居前三大行業之列,主要是針對壓力銷售策略。
在新加坡,標準的操作方式通常是這樣的,首先都是免費或低價所吸引。
例如:做臉一次$150,如果簽10次的配套只需要$1,200。心中第一個想法就是省了」$300″,而不是要立馬支付$1,200。
也是因為這樣,顧客常常會走入這個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