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基礎教育全世界排名第一,本地的數學課程,其難度是全球頂尖的,卻在國際上備受推崇,全世界有超過80個國家都使用新加坡的數學教材作為本國學校的教學用途,(如美國、英國、法國、以列等)。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看完這篇文章就會有答案。

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數學和科學評測(TIMSS)中,新加坡數學多年蟬聯第一
TIMSS是國際教育成就評價協會(簡稱IEA)從1995年開始實施的一個大型國際比較研究項目。該項目旨在測量國際上學生在數學和科學成績的狀況。 這個項目每四年展開一次研究,研究對象是Grade 4和Grade 8的學生,也就是小學四年級和中學二年級的學生。 此項調查把學生表現分為四個等級,即基本、中等、高等及優等(Advanced)。新加坡是唯一有超過一半的小四生(54%)和中二生(51%)在數學方面取得優等的國家;國際中位數分別是7%和5%。

劍橋考試研究中心在《金融時報》里這樣描述:
「新加坡數學是一種不一樣的能力、一種顛覆兒童教學的方法。它最大的亮點是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學數學,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沒錯,新加坡數學就是這麼牛,而新加坡數學的強大離不開新加坡獨創的 CPA數學教學法 ,也稱 「 三步教學法 」

我們來對比一下中國,美國,和新加坡三個地方的數學教學方式。
中國的數學教學會比較重視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孩子們幼兒園開始就學算數,很早就會背九九乘法表,背圓周率、背公式,刷題,做題看重結果和答案,卻不知一旦形成固定的思維定式,後續會很難改變,而且長遠來看,計算能力並不會對後期數學成績有任何影響。
美國數學教學上比較注重培養抽象思維,卻缺少了從具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順利過渡的環節。
新加坡CPA教學方法就不一樣,它更注重計算能力和抽象思維相結合,有些很難的數學應用題,如果使用CPA方法求解,反而會很簡單。

對此我們專門採訪了中國女孩兒娜娜,娜娜是微信公眾號「孩子可以這樣教」創辦人—新加坡桐媽在中國的侄女,相信讀過娜娜經歷的數學蛻變之旅,你會有所感悟。
每個孩子都可以,數學「不開竅」的她竟然蛻變為「小神童」
(文章來源: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