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0日訊)單親父爛賭成性,兒子多年流離失所,誤入歧途成為私會黨頭目,3次入獄,對未來也失去希望。在偶然接觸陶藝後,從泥土中悟出人生哲理,改頭換面,重塑一代「陶藝匠金懷奇」。
在四十不惑之年,金懷奇憑製作茶具這一技之長,改寫人生。製作茶具,金懷奇曾自行飛往檳城學習柴窯燒造,精益求精。他也要求自己掌握茶藝精髓:「要學會做茶具,就必須先學會怎么喝茶。」
金懷奇從六大茶類、泡製方式到燒造方式,都娓娓道來,毫不掩飾對茶藝的鐘愛,還曾砸700多元(約2100令吉)買一餅茶葉。

金懷奇過去是三度入獄的私會黨頭目,如今成為邊緣少年的可靠「大哥」。(ISCOS再生基金 提供)
率直的金懷奇命運多舛,小學時,母親因受不了爛賭成性、欠下一屁股債的父親而決定離婚,並將屋子和兄妹都留給父親,不料唯一庇護所也被父親賭光,兄妹和父親3人只能擠在一間出租房內。
家境貧寒和學業欠佳,金懷奇一度對生活失去信心,開始參與私會黨活動,在1998年到2008年期間,金懷奇還三度入獄。

金懷奇特製20套限量茶杯,設計加入巧思,寓意「重建」。
最後一次入獄是2005年至2008年,金懷奇在獄中完成國家工教院文憑後,為消磨時間,在距離出獄3個月時參加陶藝課程。
藝術家陳克湛看到他的創作潛能,協助他出獄後進入拉薩爾藝術學院,完成美術繪畫學士榮譽學位。
兩年前,金懷奇成立「奇陶藝」(Qi Pottery)成為全職陶藝工作者,也在陳克湛創辦的非牟利組織「天猛公藝術家入駐計劃」下,主辦他的第一個個展「茶香陶藝」,售出所得一半捐獻該計劃基金。
金懷奇說,沒有打算要孩子,生命燈塔協會的孩子都是「我的孩子」,迄今他已幫助至少50至100名邊緣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