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加坡經濟步入
「有史以來最糟糕的衰退」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預警
預計今年失業人數將增加
加薪幅度將減少
新加坡,將面臨重重危機

最近,新加坡金管局 發表了重要宣布 放寬貨幣政策: 將新元政策匯率區間斜率降至零

報道來源:Straits Times 海峽時報

「 新加坡金管局將從新加坡元名義有效匯率指數(S$NEER)的現行水平開始,在政策範圍採用零升值率,政策範圍的寬度將保持不變。該政策決定將新幣名義有效匯率指數維持在當前水平,從而為貿易加權匯率提供了穩定性。」
這波操作可以看不懂
但是,和大家息息相關的是
為什麼有這樣的操作?
還不是因為「經濟衰退」!

圖源: 海峽時報報道,「最糟糕的經濟衰退」
新加坡金管局預警
疫情之下,全球經濟不景氣
但是到底衰退多少?
新加坡金管局給出了具體的數字
全年GDP增速
預計2020年新加坡GDP增速
為-4%至-1%

通貨膨脹率
放鬆貨幣政策後
新加坡金管局還預計到2020年
核心通貨膨脹率
和CPI所有商品通貨膨脹率
平均值大約會在-1%至0%
失業率
2019年第四季度
和前一年同期相比
新加坡失業率從2.1%上升至2.3%
新加坡公民的失業率甚至更高
從3%升至3.3%

圖源:新加坡人力部
裁員
裁員在去年第四季度也有所增加
達到2700人,前一季度為2470人
更令人不安的是
自去年第二季度以來
職位空缺與失業率的比率一直低於1.0
這表明失業人數多於職位空缺

這也無可厚非
儘管新加坡政府干預
但是,以前每次面對危機之時
首當其衝的就是失業率
在SARS爆發期間
新加坡的失業率在2003年第三季度
上升到4.8%,20年來最高
同樣,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
新加坡推出了205億新幣的「救市計劃」
但失業率卻從2009年第二季度的2.3%
直接飆升到第三季度的3.3%

這一次新冠肺炎
成為了全球大流行病
也難免各界人士都對小島憂心忡忡
不過,這次新加坡推出的
550億新幣的「救市配套」
是經濟危機時的兩倍
相信能夠扛得住一些負面影響

圖源:CNBC報道

全球突發「囤糧事件」 新加坡會被「斷糧」嗎?
金管局預計在全球經濟下滑的情況下
特別是由於油價的急劇下滑
通貨膨脹在短期內可能不會減弱
全球防疫措施導致了供應鏈的中斷
對進口食品價格造成了壓力
Maybank的經濟學表示
由於一些主要食品出口國囤積糧食
進口通貨膨脹率也可能上升

最近,這個食品90%靠進口的小島
開始擔心被「斷糧」了
民以食為天,疫情下
全球各國掀起屯糧潮
一旦疫情持續時間會很長的話
簡直細思極恐
要知道,越南可是大米的出口大國
常年名列出口前三名!
然而,越南卻宣布叫停大米出口
不再出口給任何國家
吉爾吉斯也禁止6個月內
出口11種商品
主要都是糧食與食品
哈薩克也禁止小麥、胡蘿蔔等
農作物的出口

來源:新華社報道
很多國家禁止糧食出口
做出「自衛行為」,保證自己夠吃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都表示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
致使勞動力短缺和供應鏈中斷
可能影響一些國家和地區糧食安全」
他們預計最糟糕的情況
可能在4-5月出現

其實,這也不光是新加坡的擔憂
中國一直都是全球最大的糧食進口國
對,你沒有看錯
中國是糧食生產最多的國家
但是進口量也是全球第一
不過,中國完全不擔心「斷糧」
地大物博,自給自足!

根據新華社報道中的數據
中國糧食總產量穩定在6億噸左右
其中小麥、稻穀以及玉米的產量
都在5.8—5.9億噸左右
大豆的產量也有1500萬噸左右

中國的糧食自給率
能夠達到95%!
還有,全球最高的糧食儲備量之一和
強大的生產做後盾呢

以上截圖來源:抖音 紅河日報
那麼,無法「自給自足」的新加坡呢?
之前貿工部長陳振聲表示
可以保證供應
新加坡進口物資貨源非常多樣

新加坡國家食品庫存
有超過三個月的米和麵條
超過兩個月的肉和蔬菜
那,庫存用完了呢?
雖然有些國家開始禁止糧食出口了
小島進口來源國可也是
非常的豐富
來自全球 180個國家
詳情點擊:90%靠進口!揭秘新加坡的食品從哪國來?結果令人意外!

*點擊圖片可放大,圖源:CNA亞洲新聞台
而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面對可能到來的危機表示
會快速採取行動
保護最脆弱環節
保證全球糧食供應鏈通暢

圖源:海峽時報 ST
不過有一點,由於供應鏈中斷
三月和四月食品價格
可能會暫時上漲
不過,在這個特殊的時期
新加坡金管局都說了
很少會有消費者
買汽車和住房等大件商品了
就連企業也會專注於
生存和維持生計
這麼看來,只是糧食漲點價
看似都不算什麼了......

圖源:CNN
有些人會覺得這是增加焦慮
不過,就連新加坡金管局都如此預警
我們也沒必要掩耳盜鈴
當務之急是面對現實
最好準備!

解決危機的核心仍是
全球通力合作防疫
儘快戰勝疫情
一切都恢復原有的秩序!
畢竟,全人類都是命運共同體
危機當下沒人能夠獨善其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