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圖:CNA/Alvin Chong)
針對審計署的報告,教育部表示,已經追回多付給承包商的大約2成款項,並會在年底之前,追回其餘款項。當局也已針對顧問和承包商可能偽造報價單的違規行為一事報警。
審計署較早前公布報告,指教育部對其中3份合同的管理存在漏洞,包括:在工程開始後才批准合同、合同估價失誤;以及對未進行或未按合同要求進行的工程付款。
教育部發表文告說,多付給承包商的31萬7千元中,已追回6萬8千元。當局也檢查了其他正在進行的學校項目,以確保沒有多付款項和其他管理疏失。
另外,針對20份學校建設合同的結帳工作出現延誤,教育部表示,在審計工作展開前,已針對完成的項目向承包商支付了款項,占合同總金額的百分之98.3。至於剩餘的641萬元或百分之1.7的金額,當局已向承包商支付了180萬元。不過,由於部分項目顧問仍在同承包商討論工程估價,因此當局還無法支付餘下的款項。
教育部表示,會同相關顧問和承包商直接聯繫,在年底之前結帳。為避免事件重演,當局如果發現新委任的顧問辦事不力,可能扣留顧問費。
在這同時,教育部也向沒有遵守當局程序的項目顧問發出警告。他們所犯下的疏漏也會被納入建設局顧問表現評估系統中,這將影響他們未來標得公共部門項目的機會。
為強化對項目顧問的監管,教育部也會加強工地監察和評估,並招聘專業人員,核實和評估顧問所使用的費率和計算方法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