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執行共管公寓轉售價持續升高,去年第四季的平均交易價同比增長11.5%,少數單位尺價接近大眾化新私宅價格。
數據顯示,去年有1951個執行共管公寓(Executive Condominium)單位轉手,比2022年少了4.9%。去年第四季的平均交易價為每平方英尺1275元,同比增長11.5%。
去年11月,愛士百樂之居(Esparina Residences)的一個單位以240萬元轉手,每平方英尺價格為1756元,創下轉售EC的新高。
另外還有至少四個在愛士百樂之居和Hundred Palms Residences的單位,以超過1600元的平均尺價售出。
研究報告指出,轉售EC價格和大眾化私宅價格之間的差距逐漸收窄,而購買EC是一項「划算」的購屋選擇。這可能是因為越來越多EC達到10年屋齡並轉為私宅,可出售給外國買家,而且品質和規格接近私宅。

代表大眾化私宅的中央區以外(OCR)的新私宅尺價略微超過2000元,而轉售EC尺價卻日益接近這個價格,屋齡都在五年以上,但分析師認為,EC仍有許多優勢,對買家的吸引力不會因價格升高而減少。
分析:EC轉售市場整體漲勢較緩慢 少數平均尺價超過1600元
只有少數轉售EC的平均尺價超過1600元,屬特例。這顯示EC轉售市場雖然會出現一些價格高峰,但整體漲勢較緩慢。潛在買家關注這些特例時,也需考慮到整體EC價格情況。
轉售EC的優點包括能很快入住,且價格較低。EC屋主只能在達到五年最低居住年限後,才能出售房子給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這能確保EC分階段投入轉售市場。
愛士百樂之居約1300平方英尺的單位,在去年以240萬元轉手,尺價為1756元。可面積相等的大眾化私宅單位,開盤價約250萬元至290萬元。不過,EC的未來升值情況難料,買家需謹慎選擇。
若購買舊EC,買家可能要裝修房子,還可能支付維修公寓的累積基金。EC的地契年期也縮短,未來是否會升值是未知數。考慮購買新EC或公寓可能更好。
面積超過800低於1200平方英尺EC單位最受歡迎
轉售EC的另一個優點是面積較大。目前最受歡迎的EC單位是超過800平方英尺和低於1200平方英尺的單位,占去年轉售量的59.7%。
若有更多EC在滿五年最低居住年限後投入轉售市場,相信能帶動需求,但數量不會太大,因為多數買家是公民和永久居民。雖然EC滿10年後能如一般私宅出售給外國買家,但額外買家印花稅調高對外國買家是一大障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