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起,新加坡面向外籍白領人士的就業准證新政正式實施。人力部公布向新加坡前三分之一專業人士、經理、執行員與技師收入看齊的薪資基準,不同行業聘請外籍雇員的薪水得分要求各異,但申請者年齡越大,就需要更高的固定月薪才能達到得分要求。
不過人力資源顧問提醒,無法給予具競爭力薪資的企業,日後要聘請外籍雇員難度增加,也會面對新加坡雇員要求漲薪的壓力。
人力部在參考部門研究與統計處的年度綜合勞動力調查數據並調整後,首次在網站列出22個行業及年齡23歲至45歲新加坡專業人士、經理、執行員與技師(PMET),在同行排第65百分位及第90百分位的收入數據,供僱主參考。
不同行業的薪資基準差距顯著,且年齡越高差距越大,其中從事銀行、金融、保險、資訊通信和專業服務的PMET收入更高。

舉例說,一名來自資訊通信業、年齡35歲的就業准證(Employment Pass,簡稱EP)申請者,每月包括基本薪水和固定津貼在內的固定月薪達9252元,可在新計分制薪水項目下取得10分。不過同樣年齡、從事餐飲服務的申請者,若有5081元月薪就可得10分。

(圖源:聯合早報)

(圖源:聯合早報)
新加坡人力部發言人透露,薪資基準會每年更新。預計在每年3月公布的新薪資基準,適用於同年9月後提呈的EP申請。

針對申請EP所需時間,人力部發言人受詢時透露,一般會在10個工作天內處理或通知進展。
新加坡EP不設限額,首次成功申請者,可在新加坡工作兩年,更新准證的有效期可長達三年。截至去年12月,新加坡共有18萬7300名EP持有者。

雖然EP打分制看起來很嚴格,但從中還是可以發現幾個可以加分的途徑:
年輕人占據優勢
新加坡政府一直鼓勵年輕人積極參與到國家的發展,對於那些想要移民到新加坡的年輕人來說,他們也可以利用自己的年輕優勢來獲得更好的機會。
例如,剛畢業的申請者可以利用自己的學歷和專業知識來申請相應的工作職位,有工作經驗的申請者則可以展示自己的專業技能和從事的行業經驗。
高薪、高職位具有優勢
每個國家,包括新加坡在內,都非常歡迎高薪又有能力的人士移民。
對於申請人來說,擁有高薪和高職位可以幫助他們在移民申請中獲得更多的優勢。這不僅可以增加申請人的分數,還可以為他們在新加坡找到更好的工作機會和更高的薪資水平。
學歷在申請中具有重要性
雖然學歷並不是新加坡移民的唯一申請要求,但它是移民申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
申請人可以通過學歷來證明自己具有所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從而提高申請的成功率。

醫療、金融等領域人才需求大
在新加坡,密集產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經濟領域,因此對於研發人員的需求非常大。
類似金融、醫療等行業也是新加坡非常緊缺的領域。新加坡政府一直在推動金融科技和數字化轉型,因此對於金融科技和數據分析等方面的專業人才的需求也非常大。
延長當地停留時間可提高獲批率
雖然申請人在新加坡停留半年後就可以申請永居,但是建議申請人最好把時間拖長一些再申請,這樣有更高的獲批准率。
因為在新加坡的停留時間不僅可以反映出申請人是否已經融入當地社會,還代表著申請人能夠為新加坡做出貢獻。
家庭移民可獲政府支持和福利
在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視家庭的價值和作用。如果申請人和家人一起移民到新加坡,這代表著他們未來的生活重心將在新加坡,並且有意長期在新加坡定居。
新加坡政府一直在推動家庭優先政策,以鼓勵家庭成員在一起生活和支持彼此。因此,如果申請人和家人一起移民到新加坡,就可以獲得這些支持和福利。
對新加坡有社會貢獻
在新加坡移民申請中,申請人通常會考慮如何證明自己對新加坡有社會貢獻。

很多人會選擇做義工,但根據PISTIS的經驗,不是所有的義工活動都是有價值給申請加分。申請人可以通過開公司、僱傭當地員工、繳納社保等方式證明自己對新加坡做出了貢獻。
證明已融入當地社會
在成功移民新加坡並居住一段時間後,申請人要申請永居,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是要證明自己已經融入了新加坡的社會並了解新加坡的社會文化。
例如,積極參加當地社區的活動、加入當地的志願者團隊、學習和使用新加坡的語言、了解和遵守新加坡的法律法規、參加當地的宗教活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