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太太太遙不可及啦!香港剛剛好。新加坡和香港,這是兩個大陸人士移民頻率最高、最為嚮往的兩個目的地。
它們之間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例如與大陸的文化親緣、文化相通,大量的華人社會環境;例如擁有優惠的稅收政策和貿易自由;例如社會發展體系完善,教育資源與醫療資源豐富,福利好;例如發展水平高,社會素質與城市管理水平也高等等。
所以實現階級的躍層,很多人會選擇移民這兩個地方。
但是,怎麼實現躍層?

社會階層(Social Stratum)是由具有相同或類似社會地位的社會成員組成的相對持久的群體。
普遍的共識是,現在的社會結構呈現准洋蔥型,精英階級在變大,洋蔥的底部變小。
有數據顯示,1999年中產階級大致占15%,2008年是22-23%,大致是每年增加1%。首先是私營企業主在擴大,絕大部分人是中產;其次知識分子擴大、白領擴大,都是最主要的構成。
不僅如此,中產階級中的大部分、富人、高端精英階層、名人等,又構成了H族(High、Healthy、Honest、Harmony、Honey、Hope、Handsome)。
這部分群體,對文化消費極具渴望,想要提升自我,並且提升社會地位。在消費模式上面,這部分群體也有別於過去的底層階級,能夠擁有甄別能力,進行自主判斷,依賴於多元的外部渠道做出決策,包括移民。

隨著社會發展,實現躍層也需要實力。
吉爾巴特(Jilbert)和卡爾(Kahl)將決定社會階層的因素分為三類:經濟變量、社會互動變量和政治變量。經濟基礎還是很重要的。我接到過不下於千次關於要不要辦理移民的諮詢。如果沒有金剛鑽了就不要攬瓷器活了不是麼?聊的再多,最後卡在經濟實力上,那不整了個寂寞。
如果說新加坡招攬的多是身價破億土豪階層的話,香港身份的辦理,則是把一二三線城市精英的目光都聚集了過來。現在辦理香港身份!屬於黃金窗口期,實現階級的躍層,穩穩的。

對比新加坡和香港移民的區別:
1子女教育
新加坡採用因材施教的精英教育,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會根據學生的成績對學生進行多次分流。但是新加坡的公立學校優先錄取公民和永久居民,外國人想要讀政府學校必須要通過AEIS考試,每年通過率不足20%,難度之高可想而知。
香港實行15年義務教育制度(幼兒園3年+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擁有香港居民或有居留權身份的學生,每學期僅需繳納書雜費便可就讀香港公立中小學,享受世界一流的教育資源。

2升讀大學
申請大學方面,二者在申請國外名校以及通過華僑生聯考入讀內地名校的優勢差不多,區別在於本土的學校排名,新加坡有2所名校上QS排行榜,香港有8所名校上QS榜,另外香港的學生還可以通過dse考試上內地、香港或海外的大學,升學路徑更多。
3稅收區別
香港和新加坡都有「避稅天堂」稱號。香港和新加坡都是世界重要的金融、貿易航運中心,都擁有優越的稅收制度。相比較而言,香港的稅率相比新加坡略低,更占優勢。
新加坡的個人所得稅稅率約為0-22%,且居民納稅人和非居民納稅人適用不同的稅率,居民納稅人會被按照漸進稅率來徵稅(0%至22%)。
香港適用於個人的標準稅率和適用於非公司實體的利得稅率均為15%,公司利得稅率則為16.5%。並且香港實行屬地徵稅原則,僅對納稅人源自香港的所得徵稅,而源自香港以外的所得則無需繳稅。

4免簽對比
新加坡護照可以免簽192個目的地,可自由通行於美國,加拿大,日本和歐盟等眾多國家,並且新加坡公民可以免簽證進入中國大陸。
而香港是免簽168個國家/地區。
5語言對比
新加坡以英語為主,在華人多的地方可以講普通話。這也是一個多元化的地方,你能聽到很多種語言,英語是工作和學習的官方用語,其次還有粵語,普通話,馬來語等等。
總體來說這新加坡和香港都是多元化,東西方文化融合的地方,是很接近的。但是到了這些地方儘量多學點本土的語言。
香港學校里大部分授課使用英語。即使使用中文授課的課程,作業和考試也都會使用英語,而且香港所謂的中文也往往指粵語。但是香港生活中,懂粵語的學生還是暢行無阻的。
而且隨著香港的普通話普及,所以跟本地學生的交流也越來越通暢。作為東西方融合的城市,這也是香港作為很多人選擇的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