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中科院博士」的身份,被騙至緬甸一年的「博士」回國的消息受到更多人關注。
9月15日,回國後的「博士」講述了他被騙至緬甸後的心路歷程,揭露了從「招聘到入職」的求職陷阱,和緬甸園區「殺豬盤」的詐騙手段。
大多數人在求職過程中都會遇到一些挫折,但對於「博士」來說,他的求職經歷卻是一場無以倫比的悲劇。
作為一名中科院的博士,他本該有著光明的未來,但卻因為一份偽裝成高薪客服招聘而被騙進了一個詐騙園區。
在這個園區里,他被迫偽裝成女性,通過聊情感的方式誘騙歐美男性進行投資,最終落入了騙局深淵。
回顧自己被騙的經歷,「博士」表示,在招聘過程中,詐騙公司採用了一套巧妙的欺騙手法。他們一直偽裝成正規的招聘,從不催促辦理手續甚至拖延時間,給人一種並不急著招聘他的印象。
這種欲擒故縱的策略,在詐騙行業中也經常被使用。詐騙公司很少直接要求投資,而是通過展示投資盈利圖表等方式引誘客戶自願上鉤。

(圖:來源自網絡)
「博士」稱,詐騙園區內的人員對反惡意詐騙新聞格外關注,他們不斷改進自己的詐騙手法,以應對不斷更新的反詐技巧。
因此,不能再簡單地認為只有「傻子才會受騙」,實際上,很多受騙者都是自認為不會上當的人。必須時刻保持警惕,並不斷學習新的反詐知識。
對於自己的遭遇,「博士」希望通過分享自己的經歷警醒更多的人。
他建議大家在網絡聊天中多個心眼,特別是當陌生人提及投資理財時,要格外警惕,不要因為在其他話題上聊得好就掉入陷阱。同時,我們也要摒棄「只有傻子才會受騙」的錯誤觀念,因為事實上,一名理智的人都有可能會在某個時刻受騙。
因此,應該時刻保持警惕,學習如何識別和應對各種詐騙形式。下面是一些建議來幫助您避免落入詐騙陷阱:

(圖:來源自網絡)
保持警惕
1、提高警覺:不要過於輕信陌生人,特別是在網絡上。保持警覺,不要隨便透露個人敏感信息。
2、謹慎對待高回報理財機會:如果某項投資機會看起來過於美好或者回報率過高,那麼很可能是陷阱。謹慎並仔細調查任何投資機會,尋求專業人士的意見。
3、對電話和網絡騙局保持警惕:不要相信來自陌生人的電話、簡訊、電子郵件或社交媒體上的獎勵、抽獎或投資機會。如果某人要求您提供個人信息或銀行帳戶信息,要謹慎對待。
4、謹慎核實身份:如果某人聲稱是從某家公司或組織打來電話,要求您提供個人信息或進行交易,請先核實其身份。您可以自行聯繫該公司或組織,並通過他們官方的聯繫方式核實。
5、學習反詐騙知識:了解各種常見的詐騙手法和技巧,掌握如何識別和應對。一些機構提供免費的反詐騙培訓課程,您可以參加這些課程來提高自己的警惕性。

(圖:來源自網絡)
總的來說,保持警惕和學習反詐騙知識是避免被詐騙的關鍵。如果懷疑自己可能受到詐騙,應該及時報警並與相關機構聯繫,尋求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