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新加坡,
大家印象最深最直觀的是:
不聽話,打屁屁。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新加坡人的屁股啪啪啪。

那麼問題來了:

這個小島是如何:
從狂野走向文明?
從混沌走向現代?
從屌絲逆襲到高富帥?

新加坡的歷史可以分為6個時期:
早期文明(未知-1819)
英屬時期(1819-1942)
日據時期(1942-1945)
自治時期(1945-1963)
新馬合併(1963-1965)
單獨立國(1965-至今)

可以簡單概括為:
野蠻生長數千年(未知-650)
三佛齊王國統治700多年(650–1377)
新家坡拉王國統治100年(1299–1398)
馬六甲蘇丹國統治100多年(1400–1511)
柔佛蘇丹國統治300年(1528–1819)
英國統治100年(1819-1826英國控制,1826–1942海峽殖民地,英國直接控制)
日本占據3年(1942–1945)
英國重新殖民18年(1945-1963)
加入馬來西亞聯邦2年(1963–1965)
新加坡共和國(1965-至今)
數易其手,
幾經滄桑,
新家坡終於
站起來了!
活下去了!
還發達了!

1
很久很久以前
很久很久以前,也許新加坡還在海里,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新加坡變成了一片沼澤地。
在海洋的價值還沒凸顯、東西方還沒連通、新大陸還沒被發現時,它只是世界上某個角落裡的一個小紅點。
你來或者不來,它就在那裡,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不進不出。
我們不知道沒有文字記載匆匆那些年,這片沼澤地上發生了什麼驚心動魄的故事,抑或只是歲月靜好,日復一日,逝水流年。
2
蒲羅中(3世紀)
新加坡進入人類的歷史是從3世紀開始的。
三國東吳大帝孫權以水軍起家,擅長造船,酷愛灌水,尤喜航海,經常駕海船北航遼東、南通南海,搞個海天盛筵,辦個遊艇大賽。

中郎將康泰等人奉命出使南海諸國,進行外交活動。南海如此多嬌,引得英雄競折腰。他們一路愉快玩耍,一路瘋狂寫作,記載山水花鳥奇聞異事,以供國人獵奇,終成遊記《吳時外國傳》。
書中記載,他們到達今日新加坡所在地區,人稱「蒲羅中」, 意為「馬來半島末端的島嶼」,島上有土著居住。這是新加坡的首次歷史記憶。
此後,新加坡淡出人們視線300多年。

3
三佛齊王國(650–1377)
公元683年,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上的古代王國三佛齊王國在巨港建立。建國後稱霸蘇門答臘島,並向四周擴張,先後入侵馬來半島和巽他群島的大部分地區,控制諸蕃水道之要衝,自然將新加坡收入囊下。
三佛齊王國開疆拓土,大動干戈,不可避免導致國力衰弱。
落後就要挨打,退步就要受虐。
1025年,朱羅帝國的拉真陀羅一世領導印度洋的部隊,入侵了三佛齊王國,攻擊了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幾個地方。

4
新加坡拉王國(1299–1398)
三佛齊王國被迫遷徙流亡,其中一位王子桑尼拉烏他瑪被打得丟盔棄甲,亡命天涯,一路顛沛流離,於1299年來到這個人煙罕至的小島。
突然,一隻神獸從眼前疾馳而過,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似風似雨似花似幻似霧似虹似霓又似夢。

這是什麼東西?
估計是被打怕了,出現了幻覺,看啥都可怕,看啥都危險。
他問身邊的人:「這是什麼?不會是敵人穿了迷彩喬裝打扮來偷襲我們吧?」
旁邊的人也不知道是什麼,想了想,就隨意編了個段子來應付王子:「聽說是獅子,書上有記載的,很威武陽剛,是王者之氣。殿下,您看,紫氣東來,您的王霸之氣震懾了威風凜凜的獅子,這兒真是一塊風水寶地。」
聽罷,王子不禁哆嗦了幾下,打了個冷顫,突然覺得好爽。

他一爽,就愛上了這裡,將之命名為淡馬錫,並於此創建「新加坡拉」(梵語「獅城」之意)。
至於王子看到的是啥玩意,自然不是獅子,新加坡哪來的獅子?
有人調侃道實際上是野豬。
是啥不重要,重要的是隨從讓王子覺得是啥,讓王子爽。
王子一爽,便誕生了一個新的國家。

5
馬六甲王國(1400–1511)
在1400年左右,三佛齊王國的另一位王子又被敵人滿者伯夷國追殺。沒錯,又是三佛齊王國,又是王子,又是被追殺,三佛齊王國到底有多少位王子呢?不知道,但是他們家占了很大一塊地盤,島上到處是分店,後宮佳麗三千,想想就知道,最不缺的就是王子了。
這位王子名叫拜里米蘇拉,傳說其祖先為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算是名門望族了。他被敵人趕出故鄉巨港,逃到了淡馬錫(Temasik,現今新加坡)。

新加坡島上土著們很淳樸善良,熱烈歡迎並收留了他們。
但是王子任性慣了,秉著「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的霸道總裁作風,為了將新加坡據為己有,便把當地酋長刺死,企圖自立為王。
此地的保護國暹(xiān)羅(泰國古稱)哪能忍受這窩囊氣,於是派兵剿滅拜里米蘇拉。
拜里米蘇拉又一次踏上流亡之路。
拜里米蘇拉一路向北,逃啊逃,實在是跑不動了,於是靠著路邊一棵滿剌加樹打了個盹。
一覺醒來,竟然看到奇葩的一幕:一條獵狗將一隻小鼠鹿逼到絕境,小鼠鹿為了自衛,將狗踢進河裡。

王子覺得很好奇,他對身邊的隨從說到:「先生,占一卦,此乃何意?」
旁邊的人也不知道是什麼,想了想,就隨意編了個段子來應付王子:「天無絕人之路, 地有好生之德。絕處逢生,此乃王者之氣。殿下,您看,紫氣東來,您的王霸之氣如星月耀眼,震懾山河,天地臣服,這兒真是一塊風水寶地。」
聽罷,王子不禁高潮了,打了個冷顫,突然覺得好爽。

他一爽,就愛上了這裡,將之命名為滿剌加,並於此創建「馬六甲王國」。
從桑尼拉烏他瑪到拜里米蘇拉,三佛齊王子的建國大業似乎都是這樣的套路:
我來了,我見了,我爽了,我愛了,然後我建國了。

雖然是占山為王,畫地為牢,但王子沒法像以前那麼任性了,因為現在有兩個國家在追殺他。
他想了想,決定還是保命為上,顧不上面子了。於是採取兩步走:
第一步,向暹羅國投降求和,每年向他們孝敬40兩黃金;
第二步,抱大腿,找靠山,尋保護傘。王子左看右看,左思右想,還是決定向大明稱臣。永樂元年(1403年),拜里米蘇拉到大明國拜明成祖朱棣為大哥,正式向大明國進貢,朱棣正式封拜里米蘇拉為滿剌加國王,並贈予詔書和浩印。

由於其位置絕佳,兼之良好的深水港口,又有以上兩招保平安,加上後來改信伊斯蘭教,天時地利人和都湊齊了,當時最為活躍的穆斯林國家商人紛紛前往貿易,馬六甲王國一時成為聞名於世的港口及經貿中心。
為了促進共同的宗教信仰交流、發展友誼與貿易,馬六甲王國選擇了伊斯蘭化。1414年,拜里米蘇拉和蘇門答臘北部的伊斯蘭國的公主結婚,從此改用波斯國的伊斯蘭王號,滿剌加建立起最強大的商業中心。1445年起,馬六甲王朝的第4代國王,穆扎法爾·沙繼承王位後,採用穆斯林君主的尊號「蘇丹」,奉伊斯蘭教為國教。1446年他正式登上王位,自稱蘇丹,他是馬六甲第一個採用蘇丹稱號的國王。

6
柔佛王國(1528–1819)
15世紀,大航海開闢了世界的現代化進程,整個地球前所未有地聯繫在一起。來自東方的香料極大地刺激了西方人的味蕾,這個舌尖上的中國讓他們魂牽夢縈,欲罷不能。為了一飽口腹,他們開始向東去淘香料。
人怕出名豬怕壯,盛極一時的馬六甲海峽,很快就引起了海上大國的注意,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相繼來到馬六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