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今年文化遺產節的主題是「舞獅」,今天小文就帶你走進「舞獅」的歷史~
新加坡的舞獅團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了,在這長達百年的歷史長河中,舞獅最為流行的就是「舞南獅」。

在昨天的文化遺產節中,文史工作者李國梁將通過網絡直播,分享舞獅的起源以及新加坡獅團的發展概況;同時還跟新加坡最古老的南獅鶴山獅團,以及精武北獅團負責人對話,一起走進精彩的舞獅世界。
李國梁表示,南獅有大約300年的歷史,北獅則有1500年的歷史。但相反的是,在新加坡最流行的確是南獅。

北獅早在50年代到80年代的新加坡相當風行。而現在風行南獅,是因為它的表演變化比較多,特別招人喜歡。

目前,新加坡有300多個獅團,主要以鶴山獅為主,而鶴山獅的最大的特點就是結合了獅子和貓的形態。

精武北獅很妙的就是,一般上獅子有獅頭獅尾,有人來舞;但北獅是人必須綁在獅子上,兩個人和獅子結合起來不能分開的。

因為獅子在常人眼裡是很兇猛的動物,結合貓後,就有8種形態,擁有喜、怒、驚、樂、疑、醉、睡、醒的形態,也都是通過舞獅呈現給大家的。

這也是大家現在為什麼喜歡南獅的緣故,想了解更多,可以瀏覽文化遺產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