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與香港(七)

2019年11月22日   •   7866次閱讀

19

歐元之父

歐洲單一貨幣在1999年以電子貨幣形式面世,現鈔則在2002年面世。要研究它的實際運作情況,當然要到歐洲去。至於單一貨幣是如何構思出來的呢?基本概念是如何產生的?又因應什麼情況誕生呢?除歐洲外,有意推出單一貨幣的還有亞洲、非洲及產油國,他們應向哪裡取經?答案是────香港。因為歐元之父蒙岱爾,如今在香港中文大學任教,但他只教博士班,每月只開一場研討會而已。

蒙岱爾是加拿大人,擁有多間大學之學位,並於1999歐元面世時得諾貝爾經濟獎。由於曾在芝加哥大學研究,也有人將他分類為芝加哥學者。但他與自由經濟泰斗費特曼意見相反,所以費特曼訪港後回去祖家。多間著名大學都重金禮聘蒙岱爾任教,可惜都被他婉拒。他偏偏鍾情香港,因為芝加哥學派認為香港是自由經濟的最後保壘,若然崩潰則這世界上再無自由經濟。1974年蒙岱爾於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任教政治經濟,又稱結構經濟學。即一個社會之繁榮不是由它的經濟政策決定,而是社會結構決定。所以即使照抄香港和新加坡的經濟政策都無用,因為他們沒有這獨特的社會結構。2009年他開始在中大任教,如今在紐約與香港之間飛來飛去。

且看國際大炒家索羅斯鍾情於香港大學,歐元之父則是香港中文大學;都是要替香港訓練接班人,可說是有這樣的社會結構才有這些大學的魅力。這時看排名已不是那麼重要,雖然中大在世界排名只是50左右,港大只是25左右,但他要來這裡就這裡。這些世界級大師開一場講座,求票之難比紅館的天皇天后更演唱會更難,因為大學沒有紅館那麼多座位,而且他們最重要的是面談,要與明日之星有雙向接觸,所以人數有嚴格限制。

正如昔日聯儲主席伯南克推出QE政策後,要向他取經的人就只可去普林斯頓大學。要向歐元之父取經就要來香港中文大學,誰會管排名?排名不可不看,更重要的是排名以外的個別風格及魅力。這些大師名氣比校長更甚更勁。雖然亞洲中排名最高的大學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從來沒有亞洲大學可以像她排到全球第11位的。但芝加哥大學的布斯商學研究所,也由新加坡遷來香港。因為EMBA的課程著重實例研究,他認為研究香港實例更重要。當然不可只是紙上談兵,是要到這個社會來親自體會社會結構的。(按:筆者並非中大校友或教職員)

20

大學的合併

大學的成立方式基本上有3種形式:一是升格;香港大學在孫中山就讀時是叫香港西醫學院,後來升格為全科大學。二是合併;中文大學創校時,是由3間學院合併而成的,即崇基、新亞及聯合書院。三是無中生有,科技大學是政府拿一塊地出來,聘請一名校長,跟著撥款及再由馬會及名人等捐獻校舍而成。香港前3名的大學都各自有不同的成立方式。先不論排名,最成功的合併就中文大學,因她展示了獨有的香港魄力。

外國很多著名大學都是由數間學校合併而成的,但合併後仍分數個校區,名義上合併,實際上師生及職員都來跑來跑去。中文大學是全部搬到現址,原來的校舍放棄了留給中學使用,是真正的合併。是世上少見的。及後教育大學也是由5間師範學院合併,也全部遷入大埔現址,原有校舍改作其他用途。這是香港的特色,外人沒有的。反觀新加坡國立大學與南洋大學合併後,在本島東及西各有一校園。上海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都是由5間學校組成,但合併後保持5個校區。外國更多,著名的加州大學有10個校區,各有不同的名稱如加州伯克利、加州洛杉磯、加州舊金山…..等等。

再看作風,科技大學最高的位置是校長辦公室。中文大學最高點是天人合一水池,開放學生及外來人士使用。但建於山區的學校一般進去後都往上走,科技大進門後要不斷往下,要搭3次十多層的升降機才到海旁。最幽默的應是芝加哥大學的香港教學中心,他們有古蹟校園,有銀禧炮台遺址,由美國人反過來向香港市民介紹香港古蹟,並有免費觀景台給香港市民觀看博療海峽及青馬大橋,該觀景台現已成為香港10大日落景色之一。而全球最威武的校長官邸應是香港大學,因它的私人花園內是有一尊大炮鎮守,是二戰時用來對付日軍的真炮。理工大學校園地位,即使是美帝的紐約理工大學,也要拿香港理工的校園去作示範教材,認為是最會利用空間的校園。它是香港面積最小、學生最多又座落於市區最中心的校園。中文大學的實驗室出了光纖之父,因此如今他們有一個香港國際網際網路交換中心(HKIX)在百萬大道的碧秋樓,全港99%的網絡信息都經此交換,連絡本港5個衛星站,是亞洲最大的網絡信息交換中心。

新加坡國立大學用的是精英制,除了原有的文、理、工、商等學院外,還有額外成立了大學城的4個平衡學院,優秀的本科、研究生及學者可伸請進入同時在大學城生活、住宿及上課。南洋理工大學的校園則被選為全球10大最漂亮的校園之一。他們各大專院校都是用英式的3年制。

港元上所寫的是

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 promises to pay the bearer on demand at its office here ONE HUNDRED HONG KONG DOLLRS

新元簡單直接寫

This is legal tender

這是法定貨幣

21

新元與港元

新加坡又名星加坡、星洲等多個名稱,立國後正式統一中文官方名字為新加坡,其餘俗稱仍有不少長者愛用。貨幣也統一叫新元;以前當然是採用馬幣,立國後自己發行貨幣叫新元,以前也有人叫它做坡紙。1973起以一籃子貨幣作匯率變動,1985年起改用浮動匯率制。他們的央行叫金融管理局,是負責發行新元的。

香港也有金融管理局,也是類似央行的機構,但發行港元則主要靠3間商業銀行,即滙豐、渣打及中國銀行。金管局只發行10元鈔票,而硬幣則是由港府發行;其餘中額及大額鈔票均由商業銀行發行。港元與新元都屬穩健貨幣,但在外匯市場沒有7大工業國之舉足輕重地位。理論上港元比較穩健,實際上新元比較穩健。港元是1983年開始採用聯繫匯率制直至今天仍沿用,因此有小美元之別號。港幣可以在澳門市面廣泛使用,但新元只可在自己國家使用。不過若說到旅遊區,很多商店都酌情接收鄰近國家之貨幣。

到底是港元穩還是新元穩呢?作最壞打算,如果新加坡亡國,他們的貨幣將像以前的南越那樣化為烏有。但萬一香港滅亡的話,仍可拿到錢。因為港元紙幣上寫著的是「憑票即付」,滙豐及渣打的可以去英國取回同等價值貨幣,中銀當然去北京取。分類上港元只是一張銀行本票,而不是正式貨幣;但保證任何時候都可拿到錢所以較穩。實際上港元只屬地區性貨幣,如果50年不變的期間過去後,北京有權要香港採用人民幣而放棄港幣,雖然到時將會有很大的爭論,但也有可能發生的,總之短期內不會發生的。

本年香港局勢欠佳,資金外流是難免的,一般人都認為會流到鄰近國家,新加坡可能是最大得益者,即使平靜後也要一段頗長時間才能回復先前狀態。香港金管局最著名的是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中阻擋了國際大炒家索羅斯衝擊港元。也曾在1996年聖誕節正日聯同新加坡金管局干預日元匯價,因為日本市場在12月25日照開市,但G7休市所以委託這兩間金管局在早上8時入市將日元淡友殺個措手不及。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2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472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