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城天氣濕冷「鼠輩」橫行 滅鼠公司出動機器人剿滅

2024年01月19日   •   9576次閱讀

兔年即將結束,龍年快要到來,「鼠大哥」卻已經迫不及待要跟大家見面。

你能想像在小販中心用餐到一半,忽然有一隻大肥鼠「從天而降」嗎?

2023年11月,烏節路詩家董百貨公司地下一層的食閣,就有一隻手掌般大小的老鼠從天花板落到餐桌上,嚇得食客花容失色。

老鼠愛大米,也愛湯麵?(小紅書截圖)

國家環境局網站上的數據顯示:

2022年,稽查人員平均每兩個月會在公共區域發現4100個鼠洞,比起2021年每兩個月發現3900個還要多。

環境局指出,以下這些條件有利於老鼠覓食和築巢:

垃圾槽管理不善、垃圾箱沒蓋好。

廚餘處理不當。

流浪動物吃剩的食物殘渣沒有清理。

尤其是年底的雨季,當鼠洞和巢穴被雨水淹沒,老鼠只能另尋乾燥的落腳處,而這些地方很可能是較為顯眼的公共區域。

日防夜防 老鼠難防

數家滅蟲公司接受《海峽時報》訪問時透露:

從2023年11月起,諮詢滅鼠服務的顧客平均每月增加25%,但這並不代表老鼠的繁殖數量有所增加。

(不說你不知:老鼠的繁殖能力超強,一對成年老鼠一年可生出多達1250隻「後代」。)

徒手抓鼠,大哥真勇敢!(新明日報)

老鼠數量的增減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老鼠品種、食物來源多寡,以及是否有捕食者出沒。

新加坡主要有三種齧齒動物品種:

屋頂老鼠一般會在地勢較高的地方築巢,例如樹木、閣樓和假天花板(false ceiling);

褐家鼠經常藏匿在陰暗隱蔽的角落;

下水道老鼠則會從排水溝出來到處亂竄,在鼠洞和地下空間較為常見。

滅蟲公司Anticimex經理說,過去兩個月最常被公眾發現的,應該都是下水道老鼠。

「如果它們因為下雨而跑進室內,一般會選擇躲在屋頂或天花板這類溫暖的藏身處。」

設計對白:「躲在這裡應該沒人會發現吧?」(PestWerkz Solutions)

PestWerkz Solutions的滅蟲專家也說,隨著高樓大廈越建越多,建築構造和景觀設計可能為老鼠製造更多隱匿空間。

降雨量增加也會刺激植物生長,為昆蟲、蝸牛和蛞蝓提供遮蔭,這些動物都是老鼠的「盤中餐」。

待老鼠填飽肚子後,自然就會出來活動活動,消化消化。

找不到老鼠?機器人代勞!

對身手敏捷的老鼠來說,爬高鑽洞都難不倒它們。單靠滅蟲人員的肉眼,未必找得出躲在小洞或縫隙內的老鼠。

這時候就要請機器人登場了。

這款由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SUTD)研發的機器人只有鞋盒般大小,可以鑽進屋頂和天花板的狹小空間,用攝像頭拍下老鼠的糞便或咬痕。

滅蟲人員不必爬上屋頂,只須用無線電信號控制機器人,就能觀察螢幕上是否出現「鼠蹤」。

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研發的機器人只有鞋盒般大小,可以鑽進天花板等狹小空間拍下「鼠蹤」。(海峽時報)

率先採用這款機器人的滅蟲公司Verminator助理總監Brian Ong解釋,以前的做法是派兩名工作人員,一人扶住梯子,另一人爬上梯子用手電筒檢查是否有老鼠出沒的跡象。

「這聽起來很簡單,但在會展中心這類大型場地,整個檢查過程可能花上大半天。工作人員還得爬到很高的地方,有一定的危險。」

如今有了機器人,滅蟲公司只須派一名人員觀察機器人拍攝的畫面,多出來的人手就可以接其他工作,並在更短的時間內檢查更多地方。

領導研究團隊的莫漢教授(Mohan Rajesh Elara)說,機器人日後也可利用人工智慧,通過「掃描」老鼠糞便就能知道是哪個品種的老鼠,方便滅蟲公司「對症下藥」。

老鼠喜歡躲在假天花板齧咬電纜和電線。(PestWerkz Solutions)人鼠大戰 只許勝不許敗

與老鼠「交手」過的人都知道,老鼠其實很聰明,看到捕鼠的誘餌也未必會上鉤。

想知道家裡有沒有老鼠,可留意是否有以下跡象:

糞便:褐家鼠的糞便是深褐色的,形狀像米粒。

咬痕:老鼠喜歡齧咬木材和塑料「磨牙」。

鼠印:當老鼠經過某個地方,它身上的油漬和污垢會留下印跡;在灰塵多的地方,也可以看到老鼠留下的腳印和尾巴痕跡。

聲音:老鼠在天花板和閣樓爬行時,可能會聽到它的腳步聲。

鼠洞:老鼠喜歡挖洞,當作避難所或食物儲藏室。

如果以上皆非,恭喜你!你的家裡(暫時)沒有老鼠,但並不代表以後不會有。

根據新加坡氣象署昨天(1月16日)發布的天氣預報,本地潮濕的天氣預計還會持續多一兩個星期,多數地區的降雨量也會高於平均。

請蟻粉切記以下步驟,別讓老鼠有機可乘!

用餐後立刻清理廚餘,裝進袋子綁好。

把吃不完的食物儲存在密封的容器里。

用過的餐具儘快洗凈,別放在水槽里過夜。

每天清空垃圾桶,使用穩固的蓋子。

國家環境局、市鎮理事會和滅蟲公司人員,會定期到老鼠出沒的地點噴滅鼠藥。(海峽時報)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2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643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