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金融系統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在近日的一次記者會上,新加坡金管局局長謝啇真宣布,為了減少金融機構系統故障的頻率,並縮短故障後的恢復時間,金管局有意加強科技風險管理要求,並制定一項科技保障計劃,以提升銀行服務的韌性。

圖源:CNA
謝啇真在7月18日的金管局年報發布會上表示,沒有任何通訊科技系統可以保證絕對不會出錯,所以銀行必須盡最大努力減少系統故障的發生,並在故障發生時,迅速恢復服務。他指出,隨著數碼金融服務日益普及,支持這些服務的通訊科技系統變得越來越複雜和互聯互通,因此確保這些系統的韌性變得尤為重要。
當局將持續推進金融服務業邁向數字化
金管局對本地銀行的關鍵系統有一項規定:一年內不得出現超過四個小時的故障,但隨著金融服務業的高度數碼化,這一要求可能需要進一步強化。謝啇真強調,頻繁和長時間的服務中斷不僅會給公眾帶來不便,還會逐漸侵蝕人們對數碼金融服務及提供這些服務的金融機構的信任。
在過去幾年中,新加坡金融服務業的數字化進程顯著,謝啇真透露,幾乎所有新加坡成年人都註冊了PayNow,去年的總交易額達到了940億元。在企業方面,幾乎所有商家都註冊了SGQR支付,全島有超過30萬個支付點。這一趨勢使得金融系統的穩定性與韌性變得尤為關鍵。
為了提升銀行服務的韌性,金管局計劃進行一系列諮詢,包括探討讓金融機構通過年度演習來徹底測試它們恢復服務的計劃,以及找出並解決關鍵商業服務可能出現的單點故障。此外,金管局在今年3月已要求主要金融機構的董事會提供書面證明,證明其在發生故障時恢復服務的計劃是否足夠,以及過去一年內對關鍵系統進行恢複測試的有效性。

圖源:FACEBOOK
金管局計劃加強這一要求,讓金融機構納入更多風險範圍,星展銀行去年數次出現大規模服務中斷,引發了金管局的介入。去年11月1日,金管局要求星展暫停六個月的非必要信息科技系統變更,並不得進行新的收購,以確保銀行能夠高度重視並恢複數碼銀行服務的韌性。今年4月底,金管局宣布不延長已到期的禁令,並指出星展的補救措施已取得實質進展。
詐騙行為依然是被打擊的重點
在防範銀行詐騙案件方面,金管局也取得了顯著成果,謝啇真彙報稱,三家本地銀行——星展銀行、大華銀行和華僑銀行去年11月陸續推出了「MoneyLock」功能,讓客戶可以鎖住指定戶頭裡的存款數額,防止這些存款通過數碼方式轉出。截至6月30日,已有超過10萬7000個戶頭使用這個功能,鎖住了近89億元的存款。
銀行應用實施防止惡意軟體的措施後,涉及惡意軟體的遠程操控詐騙案大幅度減少,去年的釣魚攻擊詐騙案和相關虧損額都低於一年前,虧損額中位數少於1000元。
儘管如此,謝啇真提醒人們仍需保持警惕,因為新的詐騙類型將不斷出現。在對抗詐騙案方面,金管局和銀行將對支付程序增加防守門和進行更多檢查。如果受害者仍然決定授權付款,這些措施可能未必有效。

圖源:FACEBOOK
謝啇真表示,在考慮讓銀行進一步採取措施時,意味著銀行客戶可能需要為了增加安全而放棄一些便利。他指出,去年受到詐騙交易影響的零售戶頭不到1%,如果進一步收緊銀行措施,所有銀行客戶都將面臨更多檢查和步驟,並需要適應這些變化。
據悉,銀行在實施新措施和防守門之際,將先通知客戶,並在實施前與金管局和警察密切諮詢,這一系列舉措業體現了金管局在保障金融系統穩定性和安全性方面的決心,以及為新加坡金融服務業持續發展保駕護航的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