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標普全球在9月4日發布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經過季節性調整後的新加坡採購經理指數(PMI)從7月的57.2上升到了8月的57.6,這表明新加坡私營部門已連續18個月實現擴張,且增速為自2022年10月以來的最快。與此同時,經過季節性調整的東協採購經理指數則從7月的51.6下降至8月的51.1,雖然仍處於擴張區間,但呈現放緩趨勢,為近四個月來的最低點。

圖源:FACEBOOK
新加坡私營部門在8月份持續加速增長,其增速超過了整個東協地區的平均水平。然而,隨著需求激增,本地市場的供應短缺問題日益嚴重,導致生產成本上升,價格壓力也逐步增大。
經濟活動擴張加劇供應鏈壓力
在市場快速擴張的背景下,供應瓶頸問題加劇了通脹壓力。受到強勁市場需求和有效的商業擴張策略推動,8月份新加坡私營部門的新訂單和產出水平分別達到了23個月和22個月來的最高點,尤其是在房地產和商業服務行業表現突出。整體採購水平也連續第七個月上升。

圖源:CNA
儘管本地企業持續增加員工數量,並有意保持安全庫存,但工作積壓的速度達到了近三個月來的最快,同時由於送貨延遲的加劇,企業庫存量也在持續減少。
運輸、供應和勞動力緊張導致供應商的表現進一步惡化,供應延遲的速度達到了19個月來的最高水平。運輸、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也增加了整體成本通脹的壓力,其中建築業受到的影響尤為嚴重。
面臨這些挑戰,新加坡企業對短期商業環境和銷售前景依然保持樂觀,信心水平達到了近三年來的最高點。雖然東協整體指數有所下降,但其製造業已連續八個月增長,新訂單的增長也推動了採購活動。同時,製造商的工作積壓已連續六個月增加,勞動力略有下降,整體庫存量的下降速度也在加快。
需求旺盛刺激生產及市場強烈復甦
根據此前新加坡經濟發展局8月2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新加坡7月份的製造業產值實現了由降轉升,同比增長了1.8%,成功逆轉了6月份4.3%的下降趨勢,這一成績超出了市場預期。

圖源:FACEBOOK
星展銀行的經濟師蔡漢廷分析稱,電子行業作為新加坡製造業產值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表現將是推動今年下半年製造業整體復甦的關鍵因素。
馬來亞銀行的經濟師蔡學敏指出,8月份採購經理指數的增強表明電子產品的復甦正在擴大,手機和電子設備中嵌入的人工智慧功能也將有助於維持電子需求。採購經理指數的上升可能意味著在美國加強科技制裁的背景下,新加坡正在從亞洲以外的需求和供應鏈多元化中受益。
此外,港口擁堵和紅海局勢對貿易和運輸的干擾似乎也在逐漸緩解,下半年新加坡的電子產品出口和製造業增長可能將更為強勁,這也有望推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達到或超過貿工部預測的2%至3%的增長上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