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猴痘在全球多個國家擴散,有專家預測猴痘變種毒株一個月後傳入新加坡,但不太可能引發大規模流行病,大家不必過度擔憂。
這段時間網絡上湧現出許多「離奇」的虛假信息,引發了不必要的恐慌。
傳言1:猴痘是由冠病疫苗引起的
傳言說猴痘和帶狀皰疹(shingles)症狀相同,因此猴痘是由冠病疫苗引發的一種帶狀皰疹。這不準確,猴痘病毒屬於天花病毒家族,它的存在和控制方法早在1970年代就在剛果民主共和國首次被發現,而冠病疫苗是在2019年冠病暴發後才出現的。此外,帶狀皰疹(俗稱「生蛇」)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引起,主要影響免疫力較弱或年紀較大的人群。
而且猴痘的傳染力低於冠病,冠病通過空氣傳播,猴痘病毒則是通過接觸才會感染,因此不會引發大規模流行病。一般人若感染猴痘病毒不會致命,大約兩周的隔離與治療就會康復。
傳言2:猴痘僅傳染同性戀者
這是不準確的。據耶魯大學傳染病專家馬蒂內洛所言,「是親密的肌膚接觸才可能傳播猴痘,不是一個人的性取向。」
巴斯德研究所的猴痘專家格賽恩也說,猴痘病毒通過患者皮膚上生出的囊泡中的液體傳播,感染不受性取向或群體區分的影響。
傳言3:世衛組織已要求政府執行大規模封鎖
世衛組織澄清,並沒有要求各國為防範猴痘而實施大規模封鎖。它的主要任務是提供技術建議和支持,決定和行動仍由各國自行決定。

雖然猴痘疫情在非洲擴散,例如加彭報告了首例猴痘病例,蒲隆地的多個地區也有確診病例,但世衛組織沒有採取封鎖措施。當前,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疫情最為嚴重,已導致約550人死亡。為了應對疫情,丹麥生物醫藥公司巴伐利亞北歐(Bavarian Nordic)表示在猴痘疫苗供應方面準備充分,並計劃從現在到2025年底供應多達1000萬劑疫苗,現有庫存約有50萬劑。
目前全球只有少數幾家公司生產猴痘疫苗,而巴伐利亞北歐生產的疫苗是唯一獲得美國和歐洲監管機構批准的。
TH丨編輯
HQ丨編審
網絡整理資料丨來源
世衛組織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