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CAPITAL 958)
當年電視演唱完趕回店捧咖啡 為家庭生意放棄台灣發展 鄭展倫:是宿命
嘉賓:新謠歌手鄭展倫
歌唱事業處於巔峰時期,鄭展倫在電視演唱節目結束後,以最快的速度回到爸爸的咖啡店,妝都還沒化就得下手捧咖啡、切粿汁里的豬腸。
他說,家庭生意永遠排在第一位,這是永遠不會改變的。而沒有音樂的陪伴,他的青少年時期只會活得混沌。他是幸福的。

(圖:受訪者提供)

(圖:受訪者提供)

(圖:受訪者提供)

(圖:受訪者提供)
歌唱事業不是一帆風順
從當年的經紀人「控制塔小組」身上,本地歌手鄭展倫學到了如何編寫廣告詞,如何為歌手宣傳等等,他特別感謝已故的控制塔組長柳茂源。後來,他加入了一家日本唱片公司,結識了經紀人林明文,讓他認識到當一名真正的歌手必須具備什麼條件,應該怎麼表現在媒體面前。林明文也是報刊記者,對文字和說話內容特別講究,對展倫的談話內容和方式更是苛刻。他們之間有著怎樣的互動?
一首《如果你不小心想起我》把他推上事業高峰。其實,起初這首歌並不是展倫最心儀的,他更希望原創者梁文福博士為他寫另一類的歌曲。是哪類型的歌?
到台灣發展是不少歌手夢寐以求的。他不敢想多,他沒忘記他的宿命,繼續履行家庭的責任。他覺得如果放下一切勇於追夢,他就成了家庭的「叛徒」了,結果他放棄了那次機會。

(圖:受訪者提供)

(圖:受訪者提供)
生意不做,去唱歌?
展倫少年時期開始喜歡上音樂,和好友李偉菘不約而同參加當年的「斗歌勁藝」歌唱比賽。日後,李偉菘也為他寫下代表作《我會用真心填滿你的獨單》。那次比賽雖然沒獲獎,卻打開了一道音樂之門。自此,出席新謠和音樂的相關活動、錄音、宣傳等都是展倫向心和得以喘息的生活空間。
不過,與此同時,他也是家裡的長子,背負著振興家族包子生意的重責。起初,爸媽要他全職在包子廠里,後來,他爭取到每星期一星期兩天休息,讓他有機會從事自己喜歡的音樂事業。有一次,展倫一邊開著冷藏車,一邊錄音唱歌。他怎麼做到?
曾有親戚心疼媽媽辛苦打理包子廠,有意無意指責展倫放下生意不做,去唱歌。責任和興趣對立,追求夢想阻力大,當時只有奶奶默默支持他。每當他上電視演唱,奶奶一直守著電視當鐵粉。

(圖:受訪者提供)
華校的末代 自信心深受打擊
鄭展倫坦言,家庭的義務是他的宿命,即使在音樂上有多開心,有多大的成就,他還是不會放棄家裡的這個責任。媽媽不喜歡他讀太多書,他考試得高分也不像一般家長的雀躍。因為爸媽擔心他學歷高就不願意接管較為辛苦的包子生意,其實鄭展倫從來沒有這麼想過。
身為末代華校生,當年的社會變革,一夜間,以華文編寫的課本變成英文,念中學三年級的他無法接受。對於這份失落感,他花了30年時間,在他40多歲時才想透。他認為當社會面對如此大的變革,必然有犧牲者。他是幸運的,他還是找回讀書時期的情感缺口。他怎麼做到?

(圖:受訪者提供)

(圖:受訪者提供)
家裡不談音樂
在展倫兒時記憶中,對爸爸的印象時模糊的,因為爸爸經常在外工作。爸爸也不會給予讚賞,少年時,展倫唯一收過爸爸送的禮物是一隻手錶。
雖不支持展倫追求音樂夢,但父母是喜歡音樂的,展倫年少時,有一次,爸爸買了一對音箱回家,放在大門口,大聲播放當年紅極一時的本地歌手林竹君和潘秀瓊的歌曲。不過,對父母而言,音樂始終是與兒子關係間的軟肋,兩老在展倫追求音樂的態度必須明確,音樂這兩個字,始終避而不談。
若干年後,展倫放下音樂,打算進修商學,掌握更多知識,於是,他上了8年的夜校,一邊上課,一邊打理生意,一路擴充包子生意,希望做得更好。
如果有機會遇見40年前的自己,鄭展倫有什麼想和他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