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森路傳世洋房:新加坡頂級豪宅的時代象徵
在新加坡的房地產版圖上,沒有哪一條街道能比那森路(Nassim Road)更具傳奇色彩。作為優質洋房(Good Class Bungalow, GCB)市場的金字塔尖端,那森路不僅代表著極致地段、稀缺土地與歷史底蘊,更是資產傳承與建築藝術的至高體現。
如今,一棟擁有保留價值的雙層洋房正在市場上掛牌,標價高達3億800萬新元(每平方英尺約5240元),再次刷新新加坡高端住宅的市場天花板。

那森路:屬於極少數人的傳世領地
優質洋房是新加坡土地住宅中的最高等級,必須具備至少15,000平方英尺的土地面積,且只能建於特定的39個GCB地段中。而那森路,則是這些頂級地段中的皇冠明珠。
它不僅鄰近烏節路、植物園、總統府與大使館區,更緊鄰頂尖國際學校與高端生活配套,是全球超高凈值人士(UHNWIs)最渴望入駐的稀缺資產帶。
土地供應極度有限、出手頻率稀少,再加上嚴格的購屋資格限制,使得那森GCB市場成為真正的「富而不可及」。
3地塊組合,打造當代奢華與歷史傳承的融合傑作
此次推出市場的洋房占地高達58,784平方英尺,由三個獨立地塊組合而成,極具靈活性與開發潛力:
地塊一(28,138平方英尺):保留地塊,原有殖民風格建築被完整保留,並經精心翻修,具備文化遺產價值。
地塊二(15,779平方英尺)與地塊三(14,867平方英尺):可作未來擴建或獨立開發用途,亦適合規劃為私屬會所或多代宅邸。
該物業可整體出售,也可選擇僅購買保留洋房後方的地塊,要價為1億3089萬元(每平方英尺4296元),為高凈值買家提供多元化配置方案。
那森路上,70米寬的臨街面與規則整形地塊極為罕見,更突顯了本案的稀有性。
保留建築新生:從殖民優雅到當代經典
本案的改造由本地知名建築事務所Edmund Ng Architects(ENA)操刀,主理建築師黃玉良(Edmund Ng)強調,該項目代表了真正意義上的「活的文化遺產」。
「我們不僅修復了屋頂、百葉窗、陽台等殖民風格建築元素,還引入了智能家居系統、環境節能設計及現代化空間功能,實現了過去與未來的和諧對話,」黃玉良說。
這棟洋房保留了新加坡熱帶建築的靈魂,充分考慮自然通風、光線與綠意,同時在結構內涵上融入當代精緻工藝。它既是一座住宅,也是一份傳承的哲學。
傳承的不是房子,是家族的故事
在金融資產頻繁波動的時代,那森GCB的價值不僅在於稀缺與保值,更在於它所代表的文化、審美與家族精神。
「這不僅是一間屋子,它是一段時間的延續,是一場關於居住哲學的沉澱,」黃玉良如是總結。
這正是為何,那森路的洋房常被視為跨代財富配置與文化傳承的象徵性選擇——它無法複製,不可再生,也無需迎合潮流。
屬於時代精英的安居之所
在城市不斷重塑面貌的今天,能真正保有記憶、風格與價值的住宅,少之又少。而那森路的這處洋房,不僅重構了「奢華住宅」的定義,更喚醒了人們對生活品質與精神傳承的珍視。
它是居所,更是資產;是建築,更是信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