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如果時光倒流,我一定會

2023年09月09日   •   1萬次閱讀

李光耀:如果時光倒流,我一定會……

新加坡華人本來主要是受華文教育,後來,到了五十多年前,也就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家長和學生的態度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變,越來越多家長不再把子女送進華校,而是送進英校,以英文為第一語文。

華校的生源一再萎縮,直到1987年,華校走進了歷史。

(陳嘉庚創辦的華僑中學曾經是傳統華校。攝於1985年)

所謂「華校」,以華文為第一語文,英文為第二語文,數理化和文史等一律用華文授課;而英校則相反,以英文為第一語文,華文為第二語文,數理化和文史等一律用英文授課。華校和英校的總體校風也相當不一樣。

同時,七十年代的新加坡教育體制也發生根本改變,引發的爭議和不滿此起彼伏,尤其是決定將南洋大學和新加坡大學合併,所造成的歷史傷痛至今難以平復。

(候任總統尚達曼寫毛筆字)

在語文教育上,李光耀堅信,「一個人如果只能講一種語言,只懂一種語文,這對他自己構成問題,對社會也成問題……大多數的學生人必須懂得兩種語文。」

他認為,「全體學習英文,為的是能公平競爭。以母語教育的傳統價值觀和文化語言作為根基,為的是培養起人民的鬥志和骨氣,為國家社會帶來穩定和繁榮。這就是我們雙語教育的理念。」

他指出,新加坡各種族之間,至少需要一種共同語言來互相交流,那麼,最終新加坡將擁有共同的文化。

李光耀認為,華校雖不存在,並不表示華文將在新加坡消失。有些人認為,不以第一語文水平教導華文,便會失去文化的根,李光耀並不同意。他說,語言和文化有關聯,卻不等於文化。

儘管華校不復存在,李光耀不相信新加坡會變成一個單純講英語的社會。他認為,新加坡必須做到的是繼續創造說華語有利的環境。

1989年3月,李光耀在一次訪談時表示,在教育問題上,「如果時光能倒回到1965年,我一定會保留華文小學,以華文為第一語文,同時增加英文第二語文的課時,並鼓勵家長,尤其是講英語家庭的家長,在小學階段把孩子送進華校。」

(崇本女校也是傳統的華校,由於生源不足,於80年代初期關閉)

李光耀把對語文問題的改革分為兩個階段,他說:「第一階段,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我認為一個人無法達到雙語同樣流利的地步,一個人只能全面掌握一種主導語言,也就是他用于思考的語言。我這個信念成為制定雙語政策的基本思路。

第二階段,後來我終於了解一個人的智力跟他的語言能力並不相關,我曾經以一個智商高的人有能力掌握兩種語言,所以,我認為聰明的學生學習語文的水平應該比成績一般的學生更高。我很多年都有這樣的看法,一直到有一天我的女兒偉玲,她是一個神經專科醫生,改變了我的看法。她告訴我,一個人的語言能力和智力並不相等,因兩者關係到人腦的不同部分。」

李光耀如此總結雙語政策:「推行雙語政策是前進的最佳策略——儘管有人批評這種政策導致新加坡人民兩種語言都不到岸。以英語為工作語言使新加坡的不同種族避免了因語言引起的衝突。因為英語已成為國際商業、外交和科技的語言。如果不掌握英語,新加坡今天不會有全球多家大型跨國公司和200多家數一數二的國際銀行在這裡營業,國人也不會那麼輕而易舉地接受電腦和網際網路。」

(本文摘錄自《李光耀思想解讀與探究》,部分文字有刪減或調整)

作者簡介

蔡裕林,以獨立政治觀察者身份,撰寫時事評論,主要發表在《聯合早報》言論版、新加坡眼等網站。作者曾長期受邀在電台等媒體接受採訪,並以特邀培訓講師身份受邀做新加坡治理、時事課題的公開講座。已出版的著作包括:《新加坡颳起改革風》《李光耀時代VS後李光耀時代》《後李光耀時代何去何從》《新加坡抗疫紀事》等。

2023年,配合李光耀百年冥誕,蔡裕林出版《李光耀思想解讀與探究》一書,希望引發人們對李光耀政治遺產更廣泛的關注與思考,包括:到底是否存在李光耀思想?它的內涵是什麼?李光耀是個怎樣的政治思想家?新加坡模式在後李光耀時代將如何演變?

兩場與李光耀有關的公開講座

今年是李光耀百年冥誕,新加坡天府會、新加坡同安會館和南洋學會,都將舉辦與李光耀有關的講座。9月10日(星期天) 紀念李光耀百年冥誕座談會

新加坡天府會將於9月10日舉行「紀念李光耀百年冥誕座談會」,具體活動詳情如下:

日期:2023年9月10日(星期日)

時間:下午1點30分開始

地點: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 1 Straits Boulevard

主賓: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會長蔡其生

座談嘉賓:通商中國主席李奕賢、前國會議員成漢通、蔡裕林

天府代表分享:張春華、鍾瑞琳、彭世韜

大會主席:楊建偉教授

大會主持人:許振義博士

大會司儀:天府會秘書長劉朝霞

服裝:商務便裝

「新加坡眼」也將同步直播,可點擊下方預約

9月16日(星期六)

《李光耀思想解讀與探究》新書發布會

日期:2023年9月16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2點開始

地點:新加坡同安會館,141 Cecil Street

會議主席:同安會館主席陳漢棟

對話主持:南洋學會財政 梁勇博士

對話嘉賓:區域媒體人鍾天祥博士同安會館文教主任、聯合早報言論版主任葉鵬飛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721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新加坡保險:住院/重疾/指數壽險如何守護你的未來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閱讀
24萬富豪集體湧入新加坡!他們為何對獅城情有獨鍾?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