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示意圖。(圖:iStock)
近來有騙子利用通訊應用程式WhatsApp的螢幕共享功能,誘導用戶進行電子銀行轉帳,從中獲取用戶的銀行登錄信息。
這個月以來,警方已接到至少46起報案,累計損失至少300萬元。
警方發文告說,在這些案件中,受害者會接到來自+65或8開頭的本地手機號碼的陌生來電,來電者自稱是職總英康、工會或銀聯的代表。騙子聲稱受害者購買的保險計劃有問題。當受害者否認曾購買相關保單後,電話會被轉到另一名冒充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職員的騙子。對方以受害者的銀行戶頭涉嫌參與洗黑錢活動為由,要求他們把存款轉入另一個安全戶頭,並要受害者通過WhatsApp的螢幕共享功能,進行轉帳操作,作為證明。但事實上,騙子是通過有關功能,獲取受害者的銀行戶頭信息。
受害者往往在騙子失聯或繼續要求轉帳時,才意識到自己受騙。
警方提醒公眾提高警惕,不要向陌生人或身份未核實的人共享設備的螢幕,以免泄露個人銀行信息。
當局也說,包括金管局在內的政府部門和機構的職員,絕不會通過電話要求公眾進行轉帳、提供銀行登錄信息、從非官方應用商店安裝應用,或把電話轉給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