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11 月轉售組屋交易量連降四月,共 1951 宗,價格環比漲 0.9%。量跌受新組屋供應、降溫措施、私宅衝擊等因素影響,業內預計後市交易量、價格漲幅情況,各方關注市場後續變化。
1. 交易現狀與數據詳情
11 月新加坡轉售組屋市場呈現出量價分離的顯著特徵。
交易量方面,經歷了連續四個月的下滑,僅達成 1,951 宗交易,較 10 月顯著減少 9.6%,與去年同期相比也下降了 8.7%。
但在價格維度,卻出現了逆勢上漲的情況,轉售價格環比上升 0.9%。
從房型維度剖析,四房式組屋在交易中占據主導地位,占比高達 45%,五房式占 25.3%,三房式為 23.4%,公寓式占 6.4%。
不同區域和房型的價格漲幅差異明顯,成熟組屋區轉售價環比增長 1%,非成熟區則為 0.2%。
其中,三房式單位環比漲幅最大,達 1.3%,四房式漲 1%,五房式漲 0.7%,而公寓式轉售價卻下跌 2.8%。
此外,百萬新元組屋交易量有 87 宗,占總交易量的 4%,大巴窯地區的百萬新元組屋交易最為活躍,共 20 宗,紅山和加冷黃埔各有 10 宗。
這些數據充分反映出當前新加坡轉售組屋市場的複雜性和多樣性,不同房型和區域的供需關係存在著明顯的不平衡。
來源:聯合早報
2. 交易量下滑原因剖析
新加坡 11 月轉售組屋交易量的持續下降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一方面,10 月的預購組屋銷售活動規模龐大,在九個市鎮的 15 個項目中提供了多達 8,573 個單位。
這使得眾多潛在買家將目光投向了新組屋市場,他們選擇等待預購組屋的申請結果,從而推遲了對轉售組屋的購買決策。
另一方面,年底的學校假期和節日期間,市場交易活動通常會進入季節性放緩階段。
消費者的注意力更多地被節日事務分散,購房意願相對降低。
此外,今年早些時候政府出台的降溫措施持續產生影響。
這些措施旨在穩定房地產市場,其效果在轉售組屋市場中逐漸顯現,使得買家在購房時更加謹慎,活躍度明顯下降。
最後,新私宅項目的不斷推出也對轉售組屋市場造成了衝擊。
例如鑫豐瑞府和嘉樂軒等一批新私宅項目的入市,吸引了大量原本可能考慮轉售組屋的買家,他們被新私宅的新穎設計、配套設施以及潛在的投資價值所吸引,從而導致轉售組屋市場的需求被分流,交易量進一步下滑。
來源:聯合早報
3. 市場未來走向預測
對於新加坡轉售組屋市場的未來走向,業內專家紛紛給出了自己的預測和分析。
李思德預計,今年的百萬新元組屋交易量可能會穩定在 1,000 宗左右,全年轉售組屋交易量預計介於 29,000 宗至 30,000 宗之間,轉售價漲幅預計在 8% 至 10% 之間。
從當前市場表現來看,買家對百萬新元組屋的價格已經逐漸產生了抗拒情緒。
在 11 月,轉售價在 100 萬新元至 110 萬新元之間成交的交易占比約為 60%,相比 10 月高出 3 個百分點,這意味著高價成交的百萬新元組屋占比有所減少。
展望未來,如果政府的降溫措施繼續保持不變,新組屋和私宅項目的供應持續穩定增加,那麼轉售組屋市場的交易量可能難以在短期內實現大幅回升。
價格漲幅也將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在供需關係逐漸趨於平衡的過程中,市場將在各種力量的相互博弈下持續演變。
房地產從業者、投資者以及普通購房者都將密切關注政府政策的後續調整、新的房地產供應計劃以及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以便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中做出更為明智的決策。
來源:聯合早報
參考資料:
1.https://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241204-5491379,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