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8日訊)阿公中風後曾自暴自棄想輕生,但看到一歲的孫子學走路,跌倒了再爬起來,激發他不要放棄,積極接受復健。
《聯合晚報》報導,71歲鄧善文每日風雨不改到聖路加醫院當義工,見他步履蹣跚,原來10年前他曾經中風,導致行動及言語受到影響。
雖已過10年,當時的情景卻歷歷在目,他說:「那天早上我起床到廁所梳洗,突然感覺暈眩,趕到醫院後,我右邊的身體突然不能動,也不能講話。」

鄧善文(左)當義工,帶病友包括康復中的中風病患和老人乘搭公共運輸工具。
鄧善文說,他中風時,他的女兒剛產下孫子,他升級當外公,卻因必須留醫,無法探望女兒和孫子。
「我住院一段日子後,終於能出院,不過必須定時到醫院做復健。」
他出院後做了一年的復健,進展緩慢,仍無法走路和說話。一向熱愛戶外的他,無法接受中風的事實,一度陷入抑鬱,甚至想過輕生。
一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一歲孫子學走路的情景,突然有所覺悟,告訴自己不能放棄。
「他走了一步,步伐不穩跌倒,他又爬起來,這回他走了兩步,又再跌倒,又再爬起來。我這個外公,怎麼能輸給這個傢伙,我告訴自己,跌倒了再爬起來,我一定能再重新走路。」
接下來兩年,他積極做復健,終於看到成績,康復九成,儘管說話還是有點不流利,走路有些緩慢,但是他積極面對新生活,並以親身的經歷,鼓勵及幫助其他中風病患。
Post in: 中國報 Johor China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