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有喝湯的習慣,有的人甚至一早醒來喜歡喝碗熱湯暖胃。不同人群、時間,喝湯是否有講究?《新明日報》請中醫師解析。 余仁生中醫診所@兀蘭副高級中醫師陳彤梅接受《活得好》訪問時說,可根據個人的身體情況,以及喝湯的時間,選擇不同的湯品。

體胖者適合在餐前喝一碗蔬菜湯。(檔案照) 陳醫師建議:
晨起宜喝肉湯,因肉湯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在體內消化可維持3至5小時,避免一般在早上10時至中午12時這個時段易產生飢餓和低血糖的現象。
體胖者宜喝蔬菜湯,尤其適合在餐前喝,既可滿足食慾,又有利減肥。
孕產婦、哺乳女性以及老人、小孩宜在用餐前,喝半碗骨頭湯,讓身體更好地吸收所需的鈣質。
感冒時不適合喝補湯,就連品性溫和的西洋參也最好不要。因為有些煲湯比較油膩,再加上補品,容易閉門留寇,使感冒症狀纏綿難愈。這時候,建議多喝溫開水。
不建議長期只喝一兩種湯,應該各式湯飲交替,更能平衡營養。具有食療作用的湯,要經常喝才能起到作用。每周喝兩三次為宜。
記者:莊秀慧

